世良情感网

1900年,慈禧问陕西女首富周莹:“你有丈夫吗?” 周莹回答:“民女已经守寡14

1900年,慈禧问陕西女首富周莹:“你有丈夫吗?” 周莹回答:“民女已经守寡14年了。” 慈禧叹息说:“你守寡之期不及我久,我已守寡三十九年。” 周莹的人生是一部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大戏,她曾祖父周梅村在清朝嘉庆时期,是三原的商富大户,家中钱财无数,富甲一方,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然而,同治初年,陕西陷入战乱,周家的十七院宅子,在战火中被烧毁了十六院,周家从此家道中落,辉煌不再。 随着周莹父亲的离世,周家在三原富甲一方的荣耀彻底成为了历史的尘埃。几年之后,周莹的母亲周胡氏,在不经意间中了泾阳首屈一指的富商安吴堡吴家老管家的 “圈套”,将年仅16岁的周莹,嫁入了吴家。 周莹的丈夫,是吴家重病缠身的独生少爷吴聘,这场婚姻,说白了就是为了给吴聘冲喜。 周莹嫁过去一年后,公公吴尉文巡检商号时,在途中船遇到了急流翻船,溺水于黄河身亡。不久后,病入膏肓的吴聘也没能挺过去。 就这样,正值花季年华的周莹,一下子变成了寡妇,生活的重担如同一座大山,无情地压在了她那柔弱的肩膀上。 但周莹可不是一个轻易会被命运打倒的女子。她在族内领养了一名尚在襁褓中的男婴为嗣,同时,勇敢地接手经营吴家的商业。 周莹掌管吴家后,麻烦事接踵而至。叔公们依旧挥霍无度,花钱如流水,根本不听从她的劝告。 周莹无奈之下,与管家等亲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果断决定分家。随后,她安排亲信将财产列账造册。 在这个过程中,管家提出将吴尉文老爷在世时用私房钱购进的土地和积攒的银两,作为她直接继承财产处理,不列入分配数字。可周莹却笑着拒绝了,她觉得这样做有违公道,自己若私吞,实在说不过去。 周莹的这种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言行,赢得了管家、账房、武师等谋士的信服和尊重。 在周莹的努力经营下,吴家东院重振雄风,商铺如同雨后春笋般,遍及全国各个角落,还在全国设立了7个总号。 周莹还极具商业眼光,将生意扩充到了蚕丝、棉花、棉布、米粮、油坊、药材、茶叶等各行各业,涉及面之广,令人惊叹。 有一年,茶叶市场如同变幻莫测的大海,突然大跌,茶叶滞销,堆积如山。周莹亲自携重礼去岐山,诚心聘请商界前辈邓监堂出山指导,并授权由其全权决策。 邓监堂被周莹的见识和气量所打动,觉得这个女子不简单,于是心甘情愿地为她效犬马之劳。邓监堂深知 “贵极反贱,贱极反贵” 的商业规律,他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囤库待机。 九个月后,奇迹发生了,茶价突然如同火箭般上升,眨眼间,滞销的茶叶变得供不应求,当年就赚了百万两银子。 经过这次茶庄起死回生之后,周莹决定重组茶叶市场,开辟茶叶新的销售渠道。她鼓励邓监堂就地取材,研制新茶。 周莹的用人策略和在逆境中打磨自己的心态、从教训中奋起的意志,成全了安吴堡的事业,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邓监堂的智慧和创业精神。 两年后,邓监堂费尽心血创制的 “天泰牌” 泾砖茶,一经推出,便得到了拢地牧民的青睐,迅速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支生力军。 周莹慧眼识英雄,请出了邓监堂,救了她一半将倾的江山,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一跃成为陕西最大的茶商首领。 1900年,慈禧太后一行人逃到陕西后,周莹拿出了10万两白银献上。 10万两白银,慈禧太后平日里是看不上的,可此一时彼一时,她决定召见周莹。 慈禧太后见到周莹后,开口问道:“你有丈夫吗?” 周莹说:“太后,民女已经守寡14年了。” 她 慈禧太后听到周莹的回答,不禁眉头微蹙,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片刻之后,她轻轻地叹了 口气,感慨地说道:“你守寡之期不及我久,我已守寡三十九年。” 说罢,慈禧太后抬起手,轻轻一挥。站在一旁的李莲英,那可是慈禧太后肚子里的蛔虫,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心领神会。只见他立刻大声宣道:“太后有赏!” 紧接着,太监们迅速呈上了笔墨纸砚。慈禧太后略作思索,然后大笔一挥,写下了 “一品诰命夫人” 的封号,并当场赐予周莹。 不仅如此,慈禧太后还收周莹为 “干女儿”。 从那以后,周莹的名声和地位急剧上升,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对周莹充满了考验。她的养子吴怀先,在长大后,企图独掌家产,与周莹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家庭纠纷不断。 周莹一气之下,到西安道台衙门越级告状。道台衙门在处理这件事情时,有些是非不明,这让周莹十分生气,她决心要到兰州总督衙门上告。 后来,经过咸阳和长安知县出面调解,这场家庭风波才最终得以平息。 1910年,周莹病死家中,年42岁。#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