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美国的“金融核弹”,这回可能是对准自己脑门的 8月1日,美国国会两党少见地达成

美国的“金融核弹”,这回可能是对准自己脑门的 8月1日,美国国会两党少见地达成了一次共识——不是为了医改,不是为了移民,而是为了联合出一份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停止中俄法案》。 两条核心内容,刀刀见血:第一,冻结中国公民和企业在美资产,哪怕你只是华尔街有个账户,纽约有套房;第二,把中国金融机构踢出美元结算系统,相当于从国际金融的群聊里直接拉黑。 在华盛顿的逻辑里,这是战略威慑——“让你们痛得够呛”。可等消息传到中文互联网,评论区风向却让美国议员有点摸不着头脑——满屏都是“还有这好事?”、“谢谢提醒,快动手”。 原因很简单,美国人以为自己是在威胁,很多中国人看着却像是在送助攻。 一、搬起石头,先砸到自己脚 华盛顿表面说是因为“中国暗中援俄”,实际上懂的人都清楚,这背后还有更直接的算盘——趁机动手捞钱,把中企和华人资产变成财政的“应急包”。 问题是,这招能坑中国多少不好说,但伤自己是板上钉钉的事。 中美经济关系就像在同一条船上。中国手里握着近万亿美元美债,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华尔街更是靠着跨境交易吃饭。你在船板上凿个洞,水会先灌到谁那边,不用多解释。 中国这几年一直在准备“备胎计划”,尤其是金融体系的替代通道。要真被美元结算系统踢出去,中国凭着庞大的制造业和供应链,完全可以加速推全球人民币支付网络。可美国呢?你用什么替代中国的产能?靠墨西哥、靠越南?那点体量够不够填沃尔玛的货架都难说。 事实已经给过一次预演——2025年6月,中国全面停购美国油气,美能源公司直接血亏300亿美元,裁员三成。要是再加一手抛售美债,华尔街恐怕真得上演“天台挤爆”的戏码。 所以,这个法案,乍看是冲着中国来的,实质是美国对自己下了一记闷棍。 二、“备胎”转正,去美元化踩下油门 美国似乎忘了,中国早就不吃“美元霸权”那一套了。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现在已经连通42个国家,覆盖全球38%的贸易;数字人民币直接接入东盟10国和中东6国,跨境交易效率翻倍,还天然绕开SWIFT的监控。 最打脸的案例,是中俄贸易的结算方式——99.6%用人民币。沙特、伊朗也在这条路上加速。 俄罗斯被踢出SWIFT的那一刻,其实全球很多国家心里就亮了警灯:美元和美元资产,并不是安全的“硬通货”。这几年去美元化的潮水一直在暗暗流动,美国现在再推这个法案,就等于帮对手开了加速键。 金砖国家的反应更是直接。7月特朗普才放话:“谁站队金砖,就加税10%。”巴西总统卢拉立刻回怼:“世界不需要皇帝。”连一向左右逢源的印度,都在被征收50%关税后,动了和人民币阵营走近的心思。 金融制裁的大棒越挥,更多国家就越警觉——躲到美元体系外面才安全。 三、美元霸权的日落时分 美元霸权的循环曾经是完美闭环——美国印钞买全球商品,生产国赚美元买资源,资源国拿美元买美国军火,整个链条稳运转半个世纪。 但今天,这套模式的轴心早就松了。中国一个国家,就占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产能,还自己建支付系统、囤黄金、拉起金砖朋友圈。就连军工技术,也逼得美国没法再用“武力震慑”维持秩序。 特朗普政府现在的“零贸易逆差”幻想,说白了就是想把全球重新拉回到“美国造货、别人打螺丝”的旧梦。可当11国金砖峰会在联合声明里集体批美关税的时候,全球供应链的主导权,其实已经在慢慢挪到另一只手上。 美国的“金融核弹”,理论上是为了吓住中国,实际上更像是自己给美元霸权举办了一场预演葬礼。 中国网友那句“还有这好事”,表面像调侃,实则是一种判断——旧秩序的裂痕,正露出新世界的轮廓。 参考资料:《 东京大学“准教授”说“从简历就筛掉中国人”,校方:此人言论与学校无关-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