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有一位姓杨的书生,自幼喜爱占卜算卦,尤其擅长用瓦片占卜。
一天,杨书生的邻居大娘走失了一只鸡,寻遍周围没有找到。邻里街坊撺掇这位大娘,请杨生算算鸡跑到哪里去了。大家一起来到杨生家,请他占一卦。杨生见门口围了好多人,有意卖弄自己的本事。他从自家墙角捡起一片瓦,随手扔到地上,观察瓦片破碎情况后,信心满满地对大娘笑着说:
“鸡在你家西面的短墙上。”
大娘回身便要出去找。忽然有人发出哈哈笑声,说:
“依我看,这卦象显示鸡不在短墙上,而是在西面土墩的矮树上。”
大家都看向说话的人。是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一幅风尘仆仆的样子。
大家又疑惑地看向杨生。杨生对众人摇摇头,示意大娘去找鸡。
不一会,大娘回来了,怀里抱着鸡,说:
“我在西面土墩的矮树上找到的鸡。”
大家一面啧啧赞叹,纷纷散去了。
杨生疾步来到那陌生人的面前,拱手连连说,佩服佩服!
陌生人上下仔细打量一番杨生,从衣袖中取出一本书,递给杨生,说:
“这本书是瓦卜秘诀。你与这书有缘法,借给你好生细细钻研,三年后我来取回。”
杨生惊诧地问他,尊姓大名,哪里人士?陌生人笑而不答,飘然而去。
从此,杨生日夜钻研此书,瓦卜技能越加神准。
三年后,那位陌生人如约而至。杨生请陌生人进入书房,恭请上座,跪谢赐书之恩;力邀他在家中小住几日,请教瓦卜技艺,并酬谢。
几天后,陌生人对杨生说:
“我明天便告辞回去。你要酬谢我,也不必用你的银钱,只需你将明天早晨占卜一次的所得给我,我就知足了。”
杨生不理解,然而也不好问。他回到书室,自己占了一卜,然后在一张纸上写了两行字,压在瓦片下面。
第二天早晨,有一人上门占卜,被领入书房。杨生见这人背负一行囊,不动声色地问:
“贵姓?”
“与先生同姓。”这人说。
杨生没说话,从瓦片下取出昨晚写的纸条,递给这人。这人接过一看立时惊慌失措,纸条上面写:
“今日今时有假杨姓者来,当缚送官。”
杨生沉声说道:
“勿要惊惶!现在,你只需将你的行囊中的东西给我,我会给你指一条生路。”
这人原是一个江洋大盗,不久前案发行迹败漏,所以谎称姓杨前来占卜,逃往何处安全。现在被杨生惊人的神技识破,他只能打开背负的行囊,取出里面的金银珠宝,堆放在桌子上,恳请杨生指条生路。
杨生淡淡一笑,说:
“你可去北山,山后有一座破庙,在那里剃度,方可免去灾祸。”
这人匆忙磕过几个头,飞奔离去。
杨生请那陌生人来到书房,又将桌上的金银珠宝装回行囊,取出那本瓦卦秘诀奉还。
陌生人将书揣入怀中,背起行囊,长笑几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