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王绍义用炸药成功炸开了康熙帝景陵的地宫,尘埃散去后,六口棺椁如沉睡的巨人般静卧在三四尺深的死水中,腐臭扑鼻而来,却难掩他的兴奋,最中央那口最大、最高的棺椁,正是康熙帝的灵柩。 河北遵化清东陵那片地儿,突然康熙帝景陵地宫被炸药炸开了。 这谁呀?胆子这么大。 清东陵,是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等清朝帝王及后妃的风水宝地。 这里原本守卫森严,甚至专门的守灵人,里面的宏伟装修,那简直皇家的象征。 然而,在1928年开始,光是这片坟地都叫洗劫了两回。 1928年也就是民国的时候,军阀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用大炮轰开乾隆裕陵和慈禧定东陵。 这一窝蜂的跟土匪一样冲进去了,劫掠无数珍宝,包括慈禧嘴里藏着的夜明珠也被拿走了。 他们逍遥法外后,东陵那块地算是遭殃了。 欲望和贪婪是每个人都有着的,但是一但有一个人破坏了规矩,那么就会有无数的人前来。 孙殿英“成功”后,也让另一个人开始惦记上了这里的宝贝。 王绍义,就是这样的人。 他并非普通的乡野村夫,早年间,他曾是悍匪马福田的手下。 既然,当过匪,那刀尖上舔血的日子自然是没少过。 当孙殿英盗陵得手后,让他更加的坚定帝王陵寝,会有着“易得”的宝藏! 1935年,这个心怀鬼胎的男人化名潜入遵化县,在东陵附近的村落悄然落脚。 他有着“弹棉花”手艺的当做掩护,成了村民眼中老实巴交的“王老汉”。 白天,他弹着棉花,与邻里谈笑风生。 夜晚,他却在东陵外围转来转去,甚至开始谋划着怎么打开地宫的大门。 长达十年的潜伏,是王绍义伪装。 他利用“手艺人”的身份,刻意结交守陵的卫兵和附近的村民。 茶余饭后,他总爱“不经意”地提起陵墓的传说,套取关于陵寝结构、守卫换班的信息。 他表现得像个对历史充满好奇的普通老人,实则是在为未来的行动准备准确的计划。 日本投降后,1945年8月,华北局势动荡,原本严密的东陵守卫只剩下寥寥无几、人心惶惶的守陵人。 王绍义意识到,等待了十年终于有时机了。 但是,一个人想要搬出更多的宝贝,有点困难。 这个时候,王绍义开始秘密网罗同伙。 他找到了关键人物关会增。 关家祖上曾参与修建咸丰帝的定陵,关会增本人对东陵的地宫结构、墓道走向、甚至隐秘的防盗机关都了如指掌。 这份祖传的“专业知识”,成了打开地宫的一把钥匙。 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张尽忠。 此人曾参加过八路军,有些战斗经验和组织能力,但在贪欲驱使下,决定加入这个团伙。 王绍义利用张尽忠在村民中的影响力,甚至编造出“挖皇帝坟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的荒谬口号,蛊惑煽动了一批不明真相的村民参与。 一个由惯匪、叛徒、工匠后裔和被蒙蔽群众组成的盗墓团伙,迅速集结。 行动从咸丰帝的定陵和同治帝的惠陵开始。 有了关会增的指引,他们顺利地打开了地宫。 他们进入后,疯狂的搜刮金银器皿、珠宝玉器,连包裹尸身的锦缎被面都被扯下变卖。 尝到甜头后,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甚至瞅上了规模最大、防护最严密的康熙景陵。 但是景陵的地宫设计精良,不容易打开。 为了钱,这王绍义一伙人用尽了撬棍、凿子。 最终,他们决定用炸药直接炸开。 连续三天的爆破,算是彻底炸开了通往康熙帝安息之地的最后一道石门。 当王绍义等人踏入恶臭地宫时,只看到了六具巨大的棺椁浸泡在浑浊的积水中,一股腐烂味。 但是这些人早就利欲熏心,哪还管这么多? 他们直接上去就把康熙帝的灵柩砍开,龙袍、玉玺全都被拿走。 传说中的九龙玉杯等稀世珍宝被洗劫一空。 据后来知情人回忆,仅康熙龙袍上抽出的金线,熔炼后竟有半斤之重! 其他后妃的棺椁也未能幸免,陪葬品被席卷一空。 在随后,这股盗墓狂潮席卷了整个东陵区域,157座陵寝惨遭毒手。 这场规模空前的盗掘震惊全国。 消息传到北平,军统头子戴笠下令严查。 调查之后才得知,本应守护陵寝的民兵队长监守自盗。 曾与日寇浴血奋战的老战士参与分赃,张尽忠之流更是利用影响力蛊惑群众。 盗出的珍宝部分被头目私吞,部分被损毁,更多的则流落海外。 法网虽迟但到。 1946年,6名直接参与盗掘的罪犯被逮捕并判处死刑。 张尽忠在1946年被军统抓获,两年后病死于狱中。 而幕后主谋王绍义,东躲西藏了五年之久。 直到1951年,在时任总理周恩来的亲自批示下,被缉拿归案,执行枪决。 王绍义十年潜伏,一朝发难,导演了清东陵历史上最惨烈的二次浩劫。 这场浩劫,是乱世之下人性贪婪的极致爆发,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野蛮践踏。 主要信源:(北晚在线——鲜为人知的清东陵第二劫,大盗孙殿英之后还遭过千人“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