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必须严惩!”北京,一15岁女孩在学校门口抢劫同学的财物,被抓到派出所之后,她却

“必须严惩!”北京,一15岁女孩在学校门口抢劫同学的财物,被抓到派出所之后,她却无所畏惧,原来女孩之前就曾经有多达20次前科,在面对民警说她这是抢劫重罪时,女孩却表示她这是寻衅滋事,不算是重罪之一!网友:现在的孩子真的应该好好教育   那天,15岁的小敏(化名)堵着个同学,伸手就去拽对方裤兜——她盯上了那点零花钱。路过的店主赶紧拦住,掏出手机报警:“这姑娘看着面熟,好像常在这里闹事!”   民警把小敏带回派出所时,她竟大大咧咧往审讯椅上一坐,当民警严肃告知“抢劫属于八大重罪”,小敏却仰起脸,语速飞快地反驳:“我这是寻衅滋事,又不是抢劫!不碰那八个罪,你们抓我当天就得放!” 这话让审讯室里的民警心头一震,一个15岁孩子,怎么对法律条文门儿清?   翻看档案才发现,小敏在好几个区县都留过“案底”:寻衅滋事、殴打他人,前前后后多达20余次。   更让人揪心的是,她把“14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法律边界摸得透透的,专挑“不算八大重罪”的事儿干,笃定自己就算被抓,也能“全身而退”。   转机出现在今年6月27日,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式落地: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要一年内两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就能依法执行拘留,哪怕是初次违法,只要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同样逃不过处罚。这意味着,像小敏这样“钻法律空子”的行为,再也不能逍遥法外了。   这事在网上炸开了锅:   有网友说:“太气人了!孩子懂法却用来耍心眼,家长和学校得好好管管!”   还有网友说:“新法规来得及时!法律该有温度,但也不能惯着恶行!”   透过这件事,我们也看清:法律一直在动态调整,既守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底线,也补上了“纵容”的漏洞。   可更该追问的是,一个15岁女孩,怎么会攒下20多次违法记录?怎么把法律研究成“逃避工具”?家庭的缺失、学校的监管、社会的帮教,每一环都藏着答案。   法律是社会的天平,一头托着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一头压着对恶行的约束。小敏的故事,不光是一起案件,更是一声提醒:怎么让孩子真正敬畏法律?怎么在“严管”和“关爱”之间找到平衡点?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息来源:《“15岁女孩劫钱不怕警察审讯”,民警:头疼,未成年人学会逃脱罪责了》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