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河南省政府招待所,一名皮肤黝黑的招待员正在打扫卫生,突然门外来了一辆

万物知识局 2025-08-12 10:14:00

1953年,河南省政府招待所,一名皮肤黝黑的招待员正在打扫卫生,突然门外来了一辆军用吉普,招待员被对方毕恭毕敬的接走了!没想到这名招待员的身份一曝光后,竟然惊动了整个省城。   1953年的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招待员雷保森正佝偻着身子擦拭走廊,他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沾着灰尘,虽然动作不快却透着一股沉稳。   突然,院子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引擎声,一辆军绿色吉普稳稳停在门口,两名身着军装的干部快步走进来,径直走向他,毕恭毕敬的说道:“雷保森同志,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奉命接您回去。”   当这个消息传遍招待所,人们才惊觉,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清洁工,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传奇英雄。   1923年,雷保森出生在河南兰考县的一个小村子,在他一岁多的时候,爷爷为被恶霸欺辱的姑姑报仇,失手杀了人,一家人连夜逃亡。   父母带着他和姐弟三人投奔上蔡的姨母,却因家境贫寒被拒之门外,只能栖身城南关的破庙。   他的父亲靠担水维持生计,却在一次打碎大户人家的水缸后,忧愤成疾撒手人寰,那年雷保森才五岁。   在父亲去世后,母亲无奈将两个姐姐送人,独自带着他乞讨为生,可仅仅只过去了一年,他的母亲也因病离世,雷保森成了街头流浪的孤儿。   直到八岁,城南的雷家收养了他,他才终于有了一个家,也从此改姓雷。   雷保森18岁那年,他和同村伙伴外出闯荡,在郑州郊区帮人照看果园时,遇到了一个以修鞋为掩护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   几番接触下来,那些关于“为穷人打天下”的话语,像一束光照进了他灰暗的生活。   1946年深秋,在这位地下工作者的指引下,他辗转来到山东莱芜,加入了当地的地方武装南麻区小队,从此踏上革命道路。

1948年,他所在的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78师234团3营9连,他成了一名机枪手。   而在解放战争中,他每每冲锋在前,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朝鲜战争爆发后,雷保森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志愿军队伍,参与了阻击美军的任务。

1951年3月,他接到任务,要与部队里的兄弟们一起驻守299高地,阻止美军重装部队的前进。   这个高地位于清潭川附近,西侧有一条公路沿着山体盘旋而过,而那里3米多高、200米长的断崖,就成了伏击美军的绝佳地点。   按照常理,雷保森应该和战士们一起,可他预测美军一定会有所防备,于是他带领战士们在断崖后挖出一道道战壕,改变伏击地点,等待美军落入网中。

3月27日下午,12辆美军坦克随着一辆吉普车行至山下,因为担心山头上有埋伏,美军行动极其谨慎,可随着一辆辆坦克顺利走过,美军也放低了警惕心,知道他们行至断崖附近!   雷保森看着坦克进入伏击圈后,一声令下,火箭筒手对着美军坦克开始齐射,一时间战火四起,美军因为反应不及时,加上坦克行动缓慢,最终被一举歼灭!   整场战斗持续不到半小时,美军11辆坦克和1辆吉普车全部被炸毁,雷保森所部无一人伤亡,创造了志愿军步兵班反坦克作战的辉煌战绩。   吃了一次败仗的美军非常愤怒,第二天直接调集三万兵力反扑,而在这次战斗中,我军因为人数和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战友们一个个倒下,最后只剩下雷保森和战士周士武。   身负重伤的他,在掩护周士武撤离后,毅然跳下悬崖。   后续部队收集牺牲战士遗体时没有找到雷保森,因此大家都以为他跳崖牺牲了,还为他举行了追悼会。   可事实上,雷保森在跳崖后被两位朝鲜原住民发现并救下,全身11处受伤的他,在野战医院经过救治后回到国内。

回国后,他没有去找部队,而是回到河南,在省政府招待所找了份工作,默默过着平凡的生活。   直到1953年,第26军政委李耀文在《人民日报》刊登寻人启事,招待所的负责人看到后,拿着报纸找到他,这个埋藏已久的秘密才被揭开。   身份曝光后,他被接到北京,受到了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7年,他参加国庆八周年观礼,彭德怀元帅还专门为他举行了家宴。   2009年3月9日,雷保森因病逝世,享年86岁。   雷保森在战场上是英勇无畏的英雄,在和平年代是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那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是在功成名就后归于平淡的从容。   (信息来源:上蔡发布——2022-10-01《追记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雷保森》)

0 阅读:47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