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侦察兵隆志勇在执行越境侦察任务时,意外遇到了越军巡逻队,越军立即开火,一枪击中了隆志勇,随后兴奋地喊道:“回去领赏金吧!” 1985年的一天,一名“采药人”正沿着山间小路前行,背上的竹篓里装着零星的草药,腰间挂着一个普通的军用水壶,这名“采药人”正是我军著名侦察兵隆志勇,此刻他正在执行一次跨境侦察任务。 当他走到一座简陋的木桥中央时,迎面走来一队越军巡逻兵,隆志勇神色如常,微微低头,继续向前走去,就在双方即将错身而过的瞬间,一名越军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为了缉拿隆志勇,越军内部早已人手一张他的照片,开出了15万元的惊人赏金。 千钧一发之际,一声枪响划破了山谷的寂静,隆志勇敏捷地侧身一闪,子弹击中了他腰间的水壶,他顺势翻身跃下桥去,激起一片水花,越军欣喜若狂,以为必定能拿到那笔足以让他们几辈子衣食无忧的赏金,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不久后这个令他们寝食难安的身影又会重返边境线,继续执行那些惊险的任务。 这并非隆志勇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作为一名侦察兵,他深知每一次出任务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程,但比起个人安危,他更在意的是保卫边疆的神圣使命,这份担当,源自他童年的刻骨记忆。 隆志勇的家乡广西靖西,与越南仅一山之隔,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越南军队频频在边境挑衅滋事,给边境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他的舅舅就在一次耕作时不慎踩中越军埋设的地雷,失去了一条腿,这惨痛的教训,让年幼的隆志勇立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保卫家乡,守护边疆安宁。 为实现这个志向,隆志勇从小就跟着爷爷刻苦习武,为日后从军打下了坚实基础,当战争打响后,他毅然报名参军,在重重考验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侦察兵。 成为侦察兵的道路绝非坦途,每天的训练都是对体能和意志的极限挑战,有时累得连筷子都拿不稳,只能用手抓饭,即便受伤,也只能简单包扎后继续训练,但隆志勇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了,他知道,只有这样的磨砺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保住性命。 隆志勇还有一个特殊优势:他从小在边境长大,不仅熟悉地形,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越语,这让他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如鱼得水,往往能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情报,他善于观察,每次侦察都会仔细记录敌军据点的人员调动、岗哨换班时间、重要装备位置等细节,这些看似微小的信息,往往成为战场制胜的关键。 在军旅生涯中,隆志勇逐渐从一名普通侦察兵成长为“南疆神剑”,他创造了独特的侦察方法,善于利用地形地物,总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找到生机,正是这种过人的智慧和胆识,让他在120多次侦察任务中屡建奇功,也让敌人对他恨之入骨。 在边境线上,隆志勇的名字早已成为一个传奇,他所创造的战例,至今仍被军中广为传颂,其中最为经典的,要数那次智取越军班长的行动。 当时我军获悉六名越军特工即将越境搞破坏,隆志勇临危受命,带领五名战友前往布控,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他选择了最佳伏击位置,指挥战友分散埋伏,当六名特工踏入包围圈的瞬间,隆志勇和战友们发起了迅猛的突袭,整个战斗过去不到五分钟,击毙五人,活捉越军班长一名,在后续审讯中,这名班长交代了大量重要情报,为边境防御工作提供了关键信息。 还有一次,隆志勇带领十余名精兵执行夜袭任务,面对敌军的犄角之势,他沉着冷静,即便被军犬发现也不慌不忙,他当机立断处置军犬,带领战友们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次行动被誉为侦察作战的教科书式战例,充分展现了隆志勇过人的指挥才能。 八年戎马生涯,隆志勇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三等功4次,被誉为“侦察英雄”,真正的英雄从不因功成名就而停下脚步,当战火熄灭,边境线上还埋藏着大量地雷,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安全,隆志勇再次挺身而出,参与了为期五年的大规模排雷行动。 排雷工作看似平淡,却是与死神的贴身搏斗,每一枚地雷都可能夺走排雷人员的生命,容不得半点马虎,隆志勇带领战友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科学施工,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保护人民的铮铮誓言。 2010年,广西遭遇严重旱灾,已在当地工作九年的隆志勇闻讯后立即行动起来,他带领群众翻山越岭找水源,自掏腰包为旱区送去救命水源,他的妻子也将养老金尽数捐献给灾区,夫妻二人共同帮助3600多名灾民渡过难关,这份情怀,正是军人本色的真实写照。 2011年,隆志勇被任命为贵港军分区司令员,荣获大校军衔,无论职务如何变迁,他始终保持着一名侦察兵的本色,即便在2015年退休后,他仍然积极奔走各地,将自己的战斗经验和军人情怀传递给更多人。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隆志勇
1985年,侦察兵隆志勇在执行越境侦察任务时,意外遇到了越军巡逻队,越军立即开火
万物知识局
2025-08-12 10:29:01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