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俄油,美国不敢罚,背后藏着什么? 记者问美国副总统万斯,中国买俄罗斯石油比印度多,特朗普政府会不会对中国加税。万斯说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中美关系涉及太多其他问题。这事儿看起来简单,实则藏着美国对华政策的纠结。 美国记者想套特朗普政府下一步动作,但万斯没直接回答。他说“复杂”,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和印度情况不同,二是对中国动手太难。特朗普虽然经常在社交平台发狠话,但知道中国在乎主权,这事不能随便来硬的。 中俄能源合作,中国说是正常买卖,不针对第三方。美国要是逼中国断供俄罗斯石油,中国上哪找替代?就算能找到,价格和运费肯定涨,最后倒霉的是老百姓。美国自己更虚伪,一边制裁俄罗斯,一边偷偷增加进口俄油。 印度买俄油被美国加税,但印度没怕,该买还买。为啥?因为美国不敢把关系搞得太僵。但对中国,美国更不敢硬来。中国要是反制,美国企业和农民也会遭殃。以前特朗普对钢铝加税,结果美国自己工厂成本涨,下游企业叫苦连天。
美国对盟友欺软怕硬,印度不怕是因为知道美国有求于它。但中国不同,实力摆在那儿。要是真对中国加税,中国肯定反击,最后两败俱伤。美国心里清楚,在亚太地区中国影响力大,光靠施压解决不了问题。 美国暂停关岛雷达项目,就是怕中国新武器。这说明他们知道在亚洲对付不了中国。特朗普政府现在想用关税当谈判筹码,但中国早有准备,不会轻易让步。 中俄能源合作对中国太重要了。俄罗斯石油管道直通中国,运输方便,替代资源成本高。美国就算想插手,也得掂量后果。美国自己进口俄油还加量,却指责中国,这逻辑说不通。 美国政策矛盾,既想打压中国,又怕伤自己。万斯说“复杂”,其实就是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要是继续搞双重标准,美国只会越来越孤立。中国坚持合作共赢,但美国要是不改单边制裁的老路,吃亏的还是自己。 中美贸易体量大,美国对中国强硬,反噬明显。中国这些年经历贸易战,供应链韧性更强了。美国企业依赖中国市场,制裁只会两败俱伤。 美国霸权思维难以为继,单边行动遭国际质疑。印度、东盟等国家可能借机崛起,重塑国际秩序。美国政策摇摆,既想遏制中国,又忌惮冲突代价。 中俄合作合法,不针对第三方,美国制裁缺乏依据。中国强调国际法,美国却自己带头破坏规则。历史证明,强硬施压解决不了问题,平等对话才是正道。 美国对华政策的纠结,暴露了其全球影响力的下滑。中国不是好欺负的,美国想用关税当武器,但这次可能碰了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