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我,就得连我爹一块娶。”2011年,河北农村一位姑娘的出嫁条件,吓退了一众求婚小伙,没想到还真的有人答应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1年10月的一个秋日,河北省泊头市陈北村的一场招亲会上演了令人震撼的一幕,21岁的陈红面对着十几个前来求亲的小伙子,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条件:"想娶我,就得连我爹一块娶。" 这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炸散了原本热闹的招亲现场,小伙子们面面相觑,不少人摇头叹气,悄悄退出了人群。 有人小声嘀咕:"这哪里是娶媳妇,分明是找人养老头。"媒人也觉得尴尬,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陈红的这个"奇葩条件"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源于21年前的一次偶遇。 1990年的那个下午,41岁的陈佳林拖着因小儿麻痹症而残疾的双腿,艰难地赶着驴车回村,路过村口草丛时,他听到了微弱的婴儿啼哭声,拨开草丛,一个被遗弃的女婴映入眼帘。 陈佳林毫不犹豫地抱起了这个小生命,回到家中,他和年迈的母亲商量后决定收养这个孩子,给她取名陈红。 从此,这个贫困的残疾单身汉开始了既当爹又当妈的生活,换尿布、喂奶粉、哄孩子睡觉,每一样都让他手忙脚乱,却也乐在其中。 陈红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懂事,她知道家里条件差,父亲行动不便,便主动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洗碗、扫地、生火做饭,样样不落,村里人看着都心疼,常常偷偷给她家送些米面粮食。 10岁那年,陈红在整理杂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领养证,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她的世界仿佛坍塌了。 她哭着冲出家门,在田野里痛哭不止,陈佳林拖着不便的双腿追了出去,在黑夜中艰难地寻找,当他终于在田地里找到蹲在地上哭泣的女儿时,父女俩相对无言,只有眼泪在默默流淌。 经过内心的挣扎和思考,陈红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她擦干眼泪,主动走到陈佳林面前深深鞠了一躬:"不管怎样,您都是我的父亲。"从那一刻起,她更加坚定地守在父亲身边,用行动诠释着什么叫知恩图报。 12岁时,疼爱她的奶奶去世,家里只剩下父女二人相依为命,陈红毅然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挣钱养家。 她在附近的工厂里干过活,给人当过保姆,用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每天下班回家,她总是第一时间照顾父亲的起居,帮他洗脚、按摩,陪他聊天解闷。 时光荏苒,陈红出落得亭亭玉立,她不仅长相清秀,更有着一颗善良孝顺的心,自然吸引了不少小伙子的目光。 媒人络绎不绝地上门提亲,可每当谈到结婚条件时,陈红总是一口咬定:必须允许她带着父亲一起出嫁。 这个条件把所有人都吓退了,有人觉得她要求太过分,有人认为她是在刁难别人,还有人说她这是在坑人。 面对种种非议,陈红从未动摇过,在她心中,父亲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她绝不能在父亲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抛下他。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陈红会孤独终老时,转机出现了,孟飞翔,一个在外地打工的本村小伙子,听说了陈红的故事后主动站了出来,他不仅没有被这个条件吓退,反而被陈红的孝心深深打动。 孟飞翔从小就听村里人讲过陈红父女的故事,知道她们的不容易,当其他人都望而却步时,他却觉得能娶到这样一个善良孝顺的姑娘是自己的福气。 他主动找到陈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并承诺会和她一起照顾父亲,经过几个月的相处,陈红被孟飞翔的真诚打动了。 特别是有一次陈佳林突发疾病住院,孟飞翔连夜赶到医院,和陈红一起守护在病床前,端茶倒水、跑前跑后,比亲儿子还要用心,这份真情让陈佳林感动得老泪纵横,也让陈红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2011年10月28日,陈红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婚礼,婚礼现场,她一手挽着父亲,一手挽着新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陈佳林穿着崭新的西装,坐在台前接受着大家的祝福,眼中满含热泪,这个曾经孤苦伶仃的残疾人,因为21年前的一个善举,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婚后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三口人其乐融融,孟飞翔真的做到了当初的承诺,把陈佳林当作亲生父亲一样对待,不久后,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孩子,四口之家的日子虽然平淡却充满温情。 陈红用自己的选择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孝心,也诠释了什么是知恩图报,她的故事传遍了十里八乡,感动了无数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像她这样能坚持本心、不忘恩情的人已经不多了。 她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是自私的占有,而是包容与承担,真正的孝心也不分血缘亲疏,只在于那份真挚的情感。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人物周报——陈红:残疾养父是她最特殊的嫁妆
昨天,我朋友的婆婆打电话说想孙子了,想过来住两天,结果她还没说话,她老公直接就拒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