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兴发乡中寨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测产人员忙着采收、称重,一串串饱满的薯块从泥土中翻出,预示着今年全县马铃薯将迎来丰收。作为赫章农业的重要支柱,马铃薯产业正凭借优良品种和规模化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赫章县兴发乡采挖的毕薯8号马铃薯。罗静漪摄
在中寨村的田间,赫章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业师罗兰顺带领团队开展测产:“在兴发乡,我们主要推广种植V7和毕薯8号品种,毕薯8号现场验收下来,43平方米地块收获180公斤,折合亩产达2700多公斤,外观和品质都比较好。”
看着种植的马铃薯良好的产量,种植户们喜上眉梢,村民陈忠文种了4、5亩马铃薯,亩产超2000公斤,“除了卖钱,还能喂猪,收完洋芋再种荞子,一年有两季收入。”
赫章县兴发乡村民采挖毕薯8号马铃薯。罗静漪摄
中寨村马铃薯采用连片种植,花期打造“洋芋花海”吸引游客,收获季收购商和韭菜坪景区的避暑游客可以到地里收购,实现“观赏+增收”双重价值。该村党支部书记周训宽介绍:“毕薯8号这个优质品种亩产最高能达2.7吨,我们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再扩种几百亩,实现更多收益。”
兴发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陶忠祥表示,野里坝位于大韭菜坪景区山脚下,气候土壤适宜马铃薯种植,当地正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今年新引进的马铃薯经测产下来,产量非常好,品质高、销路好,下一步将持续扶持,推动马铃薯成为支柱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赫章县兴发乡刚采挖的毕薯8号马铃薯。罗静漪摄
据赫章县农业推广站站长李文武介绍,2025年赫章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共65.1万亩,覆盖30个乡镇(街道),品种包括青薯9号、希生6号、毕薯8号等优良品种,预计平均亩产1.47吨,全县总产量将达95.697万吨,按每公斤1.8元计算,预计产值17亿元左右。(鲁绍林、谭家芳、罗静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