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年前王维笔下的塞上风物,此刻正化作通辽职业学院搬迁新址的壮美注脚。 2025年8月8日清晨,首批载着教学物资的车队准时驶入占地1152.66亩的新校区,这场承载着3万师生期待的“迁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跨越,更是职业教育扎根北疆、逐梦未来的生动注脚。 新校区里,中央空调食堂的氤氲热气与图书馆穹顶洒下的自然光交织,电梯公寓的智能门禁与实训楼里的工业机器人相映成趣。 最动人的是搬迁现场:图书馆老馆员们戴着老花镜打包十万册藏书,护理系学生用专业手法包裹实训设备,连搬运的纸箱都贴着“请轻放,这里装着明天的白衣天使”的手写标签。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恰是学院“德技并修”办学理念的具象化表达。 值得关注的是,新校区选址通辽桥北核心发展区,与公安局、融媒体中心形成城市功能新三角。这不仅意味着学生未来可共享市政配套,更预示着学院将深度融入地方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毗邻工业园区,智慧农业实验室对接乡村振兴,体育场馆年均服务市民5万人次 。正如搬迁首日党委书记李凤文所言:“我们搬的不是校区,是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新坐标。” 这场搬迁背后,是学院连续三年单招报考人数翻倍的底气,是“3+3”贯通培养模式落地的魄力,更是“建成自治区高水平高职校”战略目标的行动力。当塞外长风掠过新校区的玻璃幕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所现代化校园的崛起,更是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破茧重生。 (信息来源:通辽职业学院官网、中国教育在线、抖音号) 图片来源于网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年前王维笔下的塞上风物,此刻正化作通辽职业学院搬迁
建文说法社会
2025-08-12 20:39: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