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50年,在台湾就义的陈宝仓烈士,一张罕见的遗容,镜头中的他刚刚中弹牺牲,

历史萌主驾到 2025-08-13 09:41:44

这是1950年,在台湾就义的陈宝仓烈士,一张罕见的遗容,镜头中的他刚刚中弹牺牲,遗体倒在了冰冷的草地上,双眼紧闭,双拳紧握,如此惨烈的景象,让人不忍直视。

很多人不知道,这位牺牲时面色坚毅的烈士,早就是久经沙场的爱国将领。他出身河北遵化的农家,20岁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来在抗日战争中历任师长、集团军参谋长,带着部队在浙江、福建一带抗击日军。最让人敬佩的是,他从不把“爱国”挂在嘴边,却在1941年衢州会战中,顶着日军飞机轰炸,亲自带着敢死队夺回阵地,当时手臂被弹片划伤,还笑着对士兵说“这点伤,比丢了国土轻多了”。

陈宝仓会到台湾,源于他对民族大义的坚守。解放战争后期,他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本质,暗中与共产党联系,参与策动起义。1949年,他接受任务赴台湾,计划配合解放事业,却因叛徒出卖,在1950年初被捕。狱中,特务用高官厚禄引诱,又用酷刑折磨,他始终骂道“我是中国人,只做对国家有利的事”——那些被打得渗血的伤口,没能让他松开紧握的拳头,就像遗容里那样,从未向敌人低头。

他牺牲前,特务问他“最后有什么话”,他只说了句“告诉家人,我没给祖宗丢脸”。这句话背后,是他早已做好的牺牲准备。其实他到台湾前,妻子劝他“太危险,能不能不去”,他却把年仅8岁的儿子拉到身边,指着地图说“等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爹就带你去那里看海”。可惜这个承诺,永远停在了1950年的草地上。

后来人们才知道,陈宝仓在台湾的秘密工作,为大陆传递了不少重要军事情报,这些情报后来在解放沿海岛屿时发挥了作用。他的遗体被当地爱国人士偷偷掩埋,直到多年后才确认身份。如今再看这张遗容,紧闭的双眼或许是没看到祖国统一的遗憾,紧握的双拳却藏着“信念绝不屈服”的力量——这就是真正的烈士,把生死看淡,把家国放在心头。

0 阅读:1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来跟我一起了解更多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