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出主意!”女子离婚,丈夫约定每月给孩子3000元抚养费。女子同意,可闺蜜却觉

柳烟绕古堤 2025-08-13 16:08:15

“瞎出主意!”女子离婚,丈夫约定每月给孩子3000元抚养费。女子同意,可闺蜜却觉得太低,炫耀朋友的生活费有多高。在闺蜜的撺掇下,女子将丈夫告上法庭,结果走完程序一个月只剩下1500元了!于是女子要求闺蜜赔偿,闺蜜却不认账了。她觉得自己出于好心,凭什么赔偿? 李曼离婚那天,签字的手都有些颤抖。离婚协议里,孩子的抚养权归她,男方王浩每个月支付3000元抚养费。 她当时没多想,虽然3000块并不算多,但也算个固定的保障,她还有自己的工作,养个孩子应该够用。 她回到新租的两居室里,收拾着孩子的书包和衣服时,闺蜜苏琴打来了电话。 “怎么样?签完了?”苏琴的声音透着一股八卦的兴奋。 李曼“嗯”了一声,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抚养费每个月3000,够了。” 电话那头的苏琴顿时提高了嗓门:“3000?你这前夫也太不地道了吧!现在养个孩子多难啊,你去找个保姆,随便一个都得四五千!你这还得上班,还要照顾孩子,累死不说,钱也不够用。” 李曼苦笑:“他那边情况你也知道,没啥存款,能固定给就行了。” 苏琴不依不饶:“哎,你这人就是太好说话!我跟你说,我朋友小梅,她老公给的生活费一个月一万,还不算额外开销呢。你这是吃亏啊!要是我,肯定告他,让法院判个合理的金额。” 李曼心里本没什么波澜,可苏琴的话像在心上撒了把盐,隐隐有了些不甘——自己每天上班,晚上回来还要接送孩子、做饭辅导作业,3000块确实不够。 苏琴见她沉默,又添了把火:“你想想,现在孩子一套辅导班下来,随便也得几千,你这还没算衣食住行呢。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孩子争取啊!不争白不争。” 李曼咬了咬唇,终于被说动了:“可真要打官司,也不一定能判得多吧?” “你傻啊!现在的判决都看生活实际水平,你肯定能多拿点。我帮你找个律师朋友,没问题!”苏琴拍着胸脯保证。 几天后,在苏琴的介绍下,李曼见了律师。律师说,如果能证明孩子的实际生活成本高、对方有支付能力,确实有可能提高抚养费。但诉讼要走程序,还会有律师费、取证费等支出。 苏琴在旁边打气:“别怕花钱,投桃报李嘛,这钱以后都能赚回来。” 李曼于是决定提起诉讼,要求将抚养费从3000元提高到5000元。 官司打了一个多月,期间李曼请律师帮忙收集证据,还找人开了生活成本证明,甚至为了证明孩子生活水平,特意买了几套价格不低的新衣服、报了两个兴趣班,把票据都留着。 法院判决那天,李曼心里又紧张又期待。结果出来——抚养费不增反降,从3000变成了1500。 李曼越想越气,觉得这一切都是苏琴的主意——如果不是她怂恿,自己也不会多花这笔冤枉钱、还把和前夫的关系闹得这么僵。 那天晚上,她打电话给苏琴,声音冷得像冰:“苏琴,我现在一个月就比原来还少1500块,为了打这个官司花了一万多,这笔钱你是不是该给我补上?” 苏琴愣了:“曼曼,你这话什么意思啊?我也是好心劝你争取啊,又不是我逼你。况且判多了不是好事吗?以后你就多拿了啊。” 李曼忍不住提高音量:“好事?我现在跟王浩关系僵成这样,孩子夹在中间,你让我以后怎么办? 你自己拍拍胸口说,你的那些话是站在我立场上考虑,还是在跟我攀比你朋友的生活?” 苏琴沉默了一会儿,语气硬了起来:“曼曼,我承认我劝过你,但你自己有判断力啊,又不是小孩,我没义务给你赔钱。” 这通电话不欢而散,两人的关系迅速降到冰点。 李曼开始反思,自己当初是不是太容易被别人的意见左右了。 她并不是不知道3000块抚养费不算高,可她了解王浩的经济状况,也明白单亲家庭里,保持父母之间最基本的和气对孩子更重要。 可她让一时的不甘和攀比心驱动了自己,结果花了大钱,换来的只是更僵的局面。 几个月后,李曼在超市偶遇苏琴,两人只是淡淡点头,没有多说一句话。推着购物车离开时,她忽然觉得,真正能帮她稳住生活的人,从来不是那些煽风点火的“好心人”,而是自己。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柳烟绕古堤

柳烟绕古堤

若果你也偏爱于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