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个姓焦的,母亲留下70万征收款,他攥着不给兄弟姐妹,闹到法院还嘴硬。武汉蔡甸有个叫李建平的,弟弟李国平病逝,留下两套房和存款,亲戚都劝他给自家孩子,他偏要找那个23年没联系的侄女。 这事儿听着就拧巴,可李建平还真这么干了,从武汉跑到郑州,把东西全给了素未谋面的侄女。 说起来,这侄女叫李雨桐,按《民法典》第1127条,她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法理上没毛病。 可现实里,多少亲戚为了遗产撕破脸?李建平一个普通装修工,日子不算宽裕,愣是没动心。 李国平的遗产不算少,蔡甸城区一套140平的商品房,索河老家一套房,还有几十万存款,按《民法典》第1122条,都是合法遗产。 换作旁人,可能就顺着亲戚的话说了,可李建平不,他说那是弟弟的骨血,不能不管。 寻亲那叫一个难。手里就一份旧离婚协议,地址早变了。 还好郑州警方给力,跟帮聋哑老人寻亲似的,查户籍变更,找社区,最后摸到了侄女姨妈家。 姨妈开着个小卖部,李雨桐正在收拾货架,李建平一眼就看出,这姑娘跟弟弟年轻时一个模子。 认亲那天没咋哭,就挺平静的,可谁都知道,23年的疙瘩,这才算解开。 办手续也顺,2025年7月,李雨桐在蔡甸公证处做了继承公证,去市民之家过户,15个工作日就完事了。 李建平还带了些东西,弟弟藏着的前妻照片,婚礼录像带,说这也是遗产。 李雨桐在索河老宅看到父母结婚照时,眼泪才掉下来,说总算摸着点父亲的影子了。 这事儿被极目新闻报了,叫《情义夫妻:交还两套房,找回二十年亲情》,新华社、人民日报都转了。 #武汉哥哥千里还房#上了热搜,网友吵翻了,有说傻的,更多说这才叫人。 最高法正好发了个继承纠纷典型案例,说亲情比分割财产重要,跟这事儿对上了。 洛阳有个叔叔看了新闻,也去找失联的侄子,把祖宅还了,这叫啥?榜样的力量? 有人说李建平是作秀,可他就是个装修工,孩子在外打工,犯不着为这出名。 倒是遗产管理人制度,蔡甸公证处全程盯着,算给《民法典》新条款打了个样。 想起另一个案子,小林和叔叔抢房产,闹了三年没结果,比起李建平,差的不是法理,是人心。 李雨桐打算把索河老宅改成民宿,说以后家族聚会用,也算给这份亲情找个落脚地。 蔡甸区把这事儿放进家风建设里,社区讲堂天天讲,学校也学,倒也算件好事。 郑州武汉公安还因为这事儿,搞了个“亲情寻踪绿色通道”,8月刚启动,算意外收获。 说起来,人这一辈子,争来抢去图个啥?李建平没说啥大道理,就做了件该做的事。 前阵子听说,有个浙江的姑姑,侄子父母双亡,她把哥哥留下的店面房给了侄子,自己没要一分。 你看,这世上,总有人把情义看得比钱重,不多,但够暖。
“这种人品全国罕见!”湖北武汉,一男子离异后1岁女儿判给前妻,从此再无交集!23
【318评论】【2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