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来大陆前后反差巨大,这种变化怎么产生的?台湾这个地方,先是日治,后来又是两蒋戒严,整整100年都是高压统治。而且这两个政权对台湾的态度都不是简单的维持统治,日本人想把它本土化,两蒋想借它反攻大陆,这就使得近代台湾处在永恒的政治运动中,台湾人并不知道什么是正常的社会。 这种长期的政治环境,让台湾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带着很强的政治色彩。特别是在表达观点时,他们会下意识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应对,而不是完全按照内心真实想法去说。 对于一个直播主播来说,观众的反应能直接决定他说什么。直播间里要是出现大批负面反应,观众数量掉得厉害,他很快就会调整话题。但是馆长在聊到两岸话题,尤其是一些更直接的观点时,反而得到了观众的鼓励。 这样一来,他就会在这个方向越说越多。可以看出,观众其实在潜意识里认同这些内容,只是平时不愿意暴露出来。 长期接触台湾社会的人会发现,不管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不同职业的人,面对来自大陆的人时,反应都很相似,像事先排练过一样。 南部的年轻人一开口就问能否用脸书联系,北部的中年人总说在课本学过大陆某地,甚至就连店员听到大陆口音后,也会愣一下再换成标准的笑脸。这种整齐划一的态度来源于他们早已形成的一整套应对模式。 更让人意外的是,几乎每个台湾人都会在聊天中补一句“其实台湾人不关心政治”。明明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不是真的,依然要说出口。这不是被迫的,而是一种自我要求,是对周围氛围的默认遵守。久而久之,这种表现方式变成条件反射,走到哪里都带着。 追溯到历史,日本时代推行皇民化教育,要求台湾人认同日本文化;1949年后国民党控制台湾,把反攻大陆定为最高政治目标。 在这些政治运动中,台湾们习惯了按照外部设定的框架去生活和说话,形成了高敏感度的政治反应。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即便离开台湾,很多人依然保持这种模式。 正因为有了这种文化背景,即使台湾人获取了大量关于大陆的真实信息,他们在公开场合依然保持原有的立场。 现在几乎所有台湾人都能接触到大陆的主流内容,看剧、刷短视频已经很普遍,但很多人宁愿装作不知道,也不愿去承认自己的认识发生变化。这是他们在面对敏感话题时的一种保护机制。 馆长的变化说明,一旦环境不同,这种被压抑的真实观点会找到出口。很多台湾人可能早就有不同的看法,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场合来表达。当氛围不再有那么多限制时,这些声音就会被释放出来。 从现在的情况看,这种变化已经开始,一旦积累起来,就会影响更多人,而那时就是统一的最好时机!
台湾🐸有点高估自己的实力了[吃瓜]
【1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