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岱君:蒋介石在九一八之后的前两三年,是很矛盾的。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我想所

齐都都督 2025-08-13 20:23:41

郭岱君:蒋介石在九一八之后的前两三年,是很矛盾的。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我想所有的中国领导人都不知道怎么办。可是他晓得日本绝对不会以东北跟华北为满足,一定是要整个中国。实际上日本当时也是在打这个算盘,希望成立傀儡政权,因为东北已经有一个满洲国,接下来就是要成立华北的傀儡政权。

所以蒋介石知道这个仗是非打不可。但是怎么打?何时打?这时他在斟酌。但从他决定迁都以后这个战略就很明显。国民党当时在1936年曾经有个党内的会议,当时已经制定了持久战的方针。因为要打持久战,所以蒋介石抗战两个重大的原则就是要诱日军南下,改变日军的战略轴线。日军本来从北平往西南斜线一条,直捣西南,那整个中国半壁江山就完了。

蒋介石为了持久战,所以开辟淞沪战场,才会打了那么惨烈的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让日军硬是从北往南走,改变它由东向西的战略,拉大战场。这样的策略是很清楚的。蒋介石也知道我们没有什么可以跟日本人打,有的只是血和肉,以及民族之精神和生命。他在日记中说:“此战不在胜负,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

还有很让大家惊讶的,这也是最近才让学者发现的,就是八一三的淞沪之战,中国数十万军队阵亡,日本也是如此。这是蒋介石主动求战,主动挑衅。为什么?就是为了开辟淞沪战场,引诱日军南下,因为在1937年的八一三之前,日本在上海驻军只有不到6000人。

因为上海都是租界区,日本也不想在那边打仗,而且之前都有协议,不要侵扰租界区。可是蒋介石为了开辟淞沪战场,日记中就讲他命令张治中堵塞吴淞口,故意要张治中封锁扬子江口,并要“谨慎挑衅”。

郭岱君:所以日本是吓了一跳,没想到敢在上海打起来。所以日军本来只有6000人,后来不断从日本本部、华北、台湾调兵,最后在上海和后来的南京的日本军队到达37万人。当然中国军队大概动员了70万,死伤人数不得了。

蒋介石在德国顾问手中所训练的最精锐的部队四分之三都在淞沪之战中阵亡了,大部分都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可是因为有惨烈的淞沪之战,接下来首都沦陷,又有南京大屠杀,损失惨重,可因此争取到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

为什么?武汉到1938年10月才沦陷,日本本来沿平汉线就要拿下武汉三镇的,但蒋介石硬是把日本军队牵制在淞沪和南京一线,整个中国的学校、工厂、机关,全部都乘这个时候沿长江西迁,争取到一年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到第二年日本才回头打武汉。

0 阅读:9

猜你喜欢

齐都都督

齐都都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