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都在等一个机会,杀鸡儆猴,其边境将安宁数十年,其实,中俄今天才认识到,均需要西方某一个做的异常过分的囯家给一个机会,它们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地杀鸡儆猴,这样才能震醒整个西方,中俄边境将会安宁数十年。 2022年8月那会儿。中国国防部官宣,要去俄罗斯参加“东方-2022”演习。这事儿本来是中俄年度计划里的例行动作,跟现在的局势没啥直接关系。 可看美国那反应,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立马跳出来,酸溜溜地说,中俄对国际秩序的看法“截然不同”。当时听着像句外交辞令,现在回头看,简直是“神预言”。 啥叫“截然不同”?就是美国和它的盟友们习惯了当“世界警察”,想怎么定规矩就怎么定。而中俄这样的国家,块头大了,想法多了,不想再跟着你的剧本走了。 美国那边,为了按住俄罗斯,北约一路东扩,硬是把战火拱到了乌克兰。对付咱们中国呢,招数也差不多,一张“台湾牌”从佩洛西窜访开始,打了好几年,花样越来越多,挑衅的级别也越来越高。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也跟着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这几年下来,西方可以说把能用的招都用了个遍:经济封锁、技术打压、外交孤立、军事威慑。正是这种不留余地的极限施压,硬生生把中俄这两个背靠背的邻居,推成了“唇亡齿寒”的命运共同体。 这几年的联合军演,从“东方”系列到“海上联合”,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实战化。2022年那次演习,大家还只是说加强合作。2025年,中俄的联合战略巡航都快成家常便饭了,这背后传递的信号,已经不是“合作”那么简单了,而是一种“随时准备并肩作战”的姿态。 中俄历史上,关系复杂得很。咱们跟沙俄签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那是1689年的事了。那时候,咱们吃了信息差和经验不足的亏,把外兴安岭以北的大片土地在法律上让了出去。后来的《恰克图条约》、《北京条约》,更是让咱们把外西北、外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丢了。 这些历史,咱们没忘,俄罗斯人心里也清楚。但为什么现在能放下历史包袱,走到一起? 原因很简单:眼前有了一个比历史恩怨更要命的共同敌人。 现在,中俄需要的,已经不是更多的联合军演来秀肌肉了。它们真正在等的,是西方阵营里,某个国家做得“异常过分”的那个瞬间。 这个国家会是谁?可能是一个波罗的海小国,在美国的怂恿下,头脑发热去封锁加里宁格勒;也可能是某个亚太国家,在台海或南海问题上,搞出了超越“切香肠”的实质性挑衅。 这个举动必须足够出格,在国际法和道义上都站不住脚,让中俄的反击显得顺理成章,甚至能得到全球大多数“沉默国家”的理解。 一旦这只“鸡”跳出来,中俄极有可能采取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方式,用雷霆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漂亮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这种打击,目标不是占领谁的领土,也不是要挑起世界大战。它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震醒整个西方。 为啥要这么做?因为口头抗议一千次,不如战略轰炸机翅膀扇动一次。 这些年,西方已经习惯了中俄的“战略定力”和“严正抗议”。它们觉得,只要不把中俄逼到绝路,就可以一直得寸进尺。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最消耗一个国家的精力和未来。 而一次果断、精准、强硬的“杀鸡”行动,将彻底打碎这种幻想。它会向全世界,特别是向华盛顿和布鲁塞尔传递一个清晰无比的信号:红线不是用来试探的,而是用来遵守的。 这一击,打的不仅是那只“出头鸡”,更是打给它背后那个“耍猴人”看的。要让它们明白,中俄联手,有能力、有决心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打破对方的战略部署,让挑衅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一旦这个“猴”被惊醒,它就会重新评估和中俄打交道的成本与风险。那种肆无忌惮的挑衅和压迫就会收敛,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种不情不愿但又无可奈何的“相互尊重”。 到那时,围绕在中国和俄罗斯边境的那些热点问题,比如乌克兰、台海,才会真正迎来降温的契机。因为各方都明白了游戏的底线在哪里。 这,才是中俄真正想要的,用一次短痛,换来边境数十年的长久安宁。 这不是好战,恰恰是为了和平。就像当年的抗美援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道理是相通的。 今天的中俄,就像两个身经百战的拳手,背靠着背,冷静地观察着对面那个咋咋呼呼的对手。它们不出手,不是因为怕,而是在等待一个最有价值的出拳时机。 这个时机一旦到来,那一拳,必将石破天惊。
中俄都在等一个机会,杀鸡儆猴,其边境将安宁数十年,其实,中俄今天才认识到,均需要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8-13 23:24:36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