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小名那罗延,弘农郡华阴县人(有争议),是汉朝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代孙子,

史迹解析者 2025-08-14 04:25:23

隋文帝杨坚,小名那罗延,弘农郡华阴县人(有争议),是汉朝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代孙子,其父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按《隋书·高祖本纪》记载,杨坚于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出生于冯翊般若寺,并由一尼姑抚养长大。 杨坚十四岁时,京兆尹薛善任用他为功曹。十五岁时,杨坚因其父杨忠的功劳又被任命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杨坚在他十六岁这一年,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文帝称杨坚的风骨不同于世间的人。 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周明帝即位,任命杨坚为右小宫伯,晋封为大兴郡公。周明帝曾派遣善于看相的人来和为杨坚看相,来和对周明帝称杨坚不过可以作为柱国,而私下对杨坚称其必经过一番杀戮后成为天下的君主。周武帝即位后,杨坚晋升为左小宫伯,出任随州刺史,晋位为大将军,后被召回京。杨坚在母亲生病时侍疾三年,因此得纯孝之名。周文帝之侄宇文护掌权时十分忌惮杨坚,屡次想要加害于他,杨坚在大将军侯伏、侯寿的救护下幸免于难。 周武帝建德二年(公元573年),周武帝聘杨坚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于是对杨坚更加礼遇尊重。齐王宇文宪向周武帝进言,称杨坚的面相恐怕不是作为人臣的相貌,应该尽早除掉他,周武帝不以为然。内史王轨急切地进谏,称太子日后并非国家的主人,而杨坚生有反叛的相貌。杨坚听说此事非常害怕,于是隐晦自己。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史迹解析者

史迹解析者

解析史迹,洞察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