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9月,解放军被蒋军俘虏。因在大同、集宁一线遭到失败,许多解放军被蒋军俘虏。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曾俘虏几百万蒋军,但蒋军也曾俘虏几万解放军。 1945年抗战刚结束,国民党蒋介石表面上谈和平,暗地里调兵遣将,准备全面进攻。解放军那时在华北、东北等地建立根据地,部队从抗战时期的几十万发展到上百万。国民党军队总数有四百多万,美式装备齐全,还控制着大城市和交通线。战争从1946年6月正式爆发,国民党先发制人,攻占了不少解放区城市。但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游击战,避开硬拼,逐步消耗对方。俘虏问题从一开始就成了关键,解放军每打一仗,抓的国民党兵越来越多,经过诉苦教育啥的,许多人就转变立场,加入解放军序列。这不光补充兵源,还削弱了国民党军心。国民党抓解放军战士时,初期还想拉拢改造,但后来战局不利,就越来越残酷了。 1946年9月大同集宁一线的仗打得真叫人扼腕。解放军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联合行动,目标是拿下大同城,那地方是国民党阎锡山的地盘,守军有楚溪春部,一个师守城,兵力不算多,但工事坚固。7月底,解放军开始围攻,投入30多个团,兵力四倍于敌,试图切断补给,逼守军投降。聂荣臻和贺龙指挥,部队从张家口出发,沿铁路推进,设路障,挖地道,炮击城墙。可大同守军顽强,国民党空军还来支援,炸弹扔得阵地乱七八糟。围攻僵持了40多天,大同没拿下。 关键是傅作义从绥远出兵救援。他指挥国民党第十二战区部队,倾巢出动,暂编第三军主力两个师,加上新编第三十一师和骑兵,总兵力四万多。9月初,傅部兵分两路,一路直扑集宁,一路南援大同。集宁是解放军后方要地,守军是晋绥野战军和晋察冀部队。9月3日,傅部董其武率暂三军从中路推进,孙兰峰骑兵从东路跟进。战斗打响,国民党骑兵先冲,步兵炮火压制,解放军阵地一步步被蚕食。集宁外围高地丢了几个,部队伤亡大,炮击下防线破了口子。解放军战士转移到城墙附近反击,但国民党兵力占优,火力猛,9月中旬集宁失守。 撤退时更惨,解放军向北退,部分部队掉队或伤员落后。国民党追击,包围小股部队,总共抓了五千一百七十五人,包括几名团级军官。围攻大同的部队见援军来了,也只好撤围,整个战役以失败告终。损失不小,解放军伤亡一万多,边区中心张家口暴露在国民党东西夹击下。后来张家口也丢了,晋察冀局面被动了好一阵。傅作义这仗打得漂亮,他部队机动快,奇袭得手,国民党报纸上吹得天花乱坠,说是中兴之臣啥的。但这也暴露了解放军初期指挥问题,轻敌冒进,没算准傅部反应。 这场败仗不是孤立的。解放军在其他地方也吃过亏,但很快就调整。国民党抓的这些俘虏,待遇差劲。参考历史资料,国民党对被俘解放军常施酷刑,鞭打、电击、灌辣椒水,尤其在山东、陕北那些重点区。有些战士伤重感染,直接死了。抓到干部更狠,秘密杀害。国民党内部对俘虏政策不统一,有的想拉拢,但大多是折磨审讯。相比之下,解放军抓国民党兵,政策宽大,教育为主,这让战争天平慢慢倾斜。 仗打到后来,局面就变了。1946年中原军区部队突破国民党三十万大军封锁,六万人突围,但三千人被抓,包括干部旅旅长张文津和政治部主任吴祖贻。他们在陕西宁陕县被胡宗南部扣押,后来秘密杀害。直到2006年才发现遗骸,立碑纪念。 1947年3月,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转移战略。部分后勤人员和伤员没跟上,被国民党抓了。国民党在延安设青训队,搞政治甄别,试图逼人悔过。但大多数战士立场坚定,不签那些东西。国民党部队气急败坏,对俘虏下手更狠。 同年5月,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那仗打得痛快,但初期侦察兵少量被抓。国民党对这些战士用刑,尤其山东地区,鞭抽、电击啥的,有些人没扛住伤口感染,死了。国民党想从俘虏嘴里挖情报,但解放军战士骨头硬,宁死不屈。 再到1949年,舟山群岛作战,解放军攻岛,数千战士被抓。国民党逼他们在金塘岛修工事,挖壕沟,堆沙袋,加强防御。这些人劳累过度,条件恶劣,但国民党不管,就想拖延时间。整个战争后期,国民党抓解放军的机会少了,因为战局逆转,他们自己被抓的越来越多。 回过头看,这场战争的俘虏问题,反映出双方本质区别。解放军抓人,是为了改造、教育,壮大自己;国民党抓人,多是摧残、利用,最后自食恶果。解放军从百万发展到几百万,国民党从四百万缩水到溃不成军。数字摆在那儿,解放军俘虏458万国民党军,自己被抓几万,但那些被抓的战士精神没倒,推动了最终胜利。说到底,战争打的是民心,国民党输得彻底。
1946年9月,解放军被蒋军俘虏。因在大同、集宁一线遭到失败,许多解放军被蒋军俘
娱圈段子手
2025-08-14 04:29:22
0
阅读: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