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陈毅的儿子陈小鲁和粟裕的女儿粟惠宁结为伉俪,在庐山度蜜月的照片。你瞧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8-14 09:21:41

1975年,陈毅的儿子陈小鲁和粟裕的女儿粟惠宁结为伉俪,在庐山度蜜月的照片。你瞧,陈小鲁长得是不是很帅气,粟惠宁很漂亮不是吗? 主要信源:(界面新闻——陈毅之子陈小鲁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辞世;人民网——粟裕从严教子) 1975年的时候,26岁的陈小鲁和24岁的粟惠宁结成了夫妻。 这个消息一传开,不光让两家人都挺高兴的,还让不少人想起了他们父母那一辈的革命友情。 陈小鲁的父亲是陈毅,粟惠宁的父亲是粟裕,这两个人可不是一般的朋友。 他们在战场上一起打过仗,生活中也经常走动,关系好得跟亲兄弟似的。 那会儿,咱们国家正经历不少事儿。 从革命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再到后来的建设时期,两家人就这么一路走过来,互相扶持。 说起陈毅和粟裕的交情,得从早年的革命说起。 1927年那会儿,咱们党开了个八七会议,决定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去,带着老百姓搞游击战。 紧接着就发生了南昌起义,陈毅是这场起义的总指挥,他带着部队冲锋陷阵。 粟裕那时候还是个年轻党员,他听说起义的消息后,就在自己家乡发动了起义。 1927年9月9日那天,他领着人打下了莒南县城,还向中央报告了胜利。 陈毅那边呢,部队打得挺辛苦,几次受挫,人困马乏的,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幸好粟裕的部队处理完叛徒后,决定去支援陈毅。 有了这股生力军,陈毅的部队士气大振,他们稳住了阵脚,守住了井冈山,等着机会反击。 1931年1月2日,陈毅的六军在南川碰上了李觉的部队,两边打得不可开交。 打到后半夜,敌人还没退的意思,粟裕的四军就赶来支援。 可六军那边打得惨烈,阵地都快丢了。 粟裕一看这情况,没急着冲上去,他先派五师正面突击,再让一师从侧面包抄,三师从后头猛攻。 敌人一下子被围得水泄不通,很快就溃败了,只留下锡祠堂当据点顽抗。 粟裕带着十师去围剿,其他部队封锁外围。 可打仗最怕大意,粟裕打下锡祠堂后,以为能乘胜追击,没想到敌人早有埋伏,用重炮反击。 那些炮弹是当地手工业造的,粟裕的部队没防备,伤亡很大,敌人趁机突围。 这一仗虽然赢了,但四军损失惨重,不少同志牺牲了。 那段时间,全国还发生了“四一二”政变,国民党反共,咱们党的人受打压,粟裕也受了影响。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全国上下都在打鬼子,咱们党的八路军成了主力军。 这消息传到国外,粟裕正在法国学军事,他高兴坏了,知道国内需要人,就决定提前回国。 他训练好学生,让他们解散自保,自己收拾行装回来。 陈毅和粟裕还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把孩子培养得不错。 革命胜利后,两人在南京国民政府当部长,工作忙得团团转,但关系更铁了,两家走动也多。 他们的孩子陈小鲁和粟惠宁,小时候并不熟,但都继承了父母的优点。 陈小鲁和粟惠宁第一次见面是1957年,那年陈小鲁18岁,国家刚经历大跃进,发展任务重。 组织上派他俩去办学生训练学校,两人一起干活,在劳动中成长。 一年下来,从不认识到成了默契搭档。 他们之间不用多说,就能理解对方想法,配合得天衣无缝。 搭档变朋友,再变互相欣赏的伙伴,每次成功都靠这份情谊和默契。 1972年,他们正式确定关系,但没急着结婚,想多考验几年。 这四年里,他们从手忙脚乱到驾轻就熟,研究资料、做计划,靠信任和默契一步步来。 1971年陈毅病重时,刘伯承元帅推荐成立国防学院,陈小鲁和粟惠宁去任教,培养军事人才,新工作给了他们希望。 父母去世后,两人更珍惜彼此了。 1975年4月,他们同意结婚,去佘山度蜜月。 那年他们年轻有朝气,本该忙事业,但父母走了,他们慢下来享受生活。 听听海浪声,吹吹海风,还爬山看风景,壮阔的大海和大地见证了他们新婚的决心。 多年的磨练让他们疲惫,但能感受到对方的好。 1975年下半年,他们寄照片给云南的探险少年,那是他们仅有的空闲,算是对没出远门的补偿。 1976年元旦前,陈小鲁癌症去世,这对粟惠宁打击很大。 她回想过去,知道孩子们关心她,不想他们受苦,就平复心情,号召新一代将帅,算是延续丈夫的愿望。 儿子肖卫华觉得过去美好,但得向前看,支持母亲的决定。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406

评论列表

chen xian sheng

chen xian sheng

5
2025-08-14 14:48

一个是陈毅元帅的儿子,一个是粟裕大将的女儿,他“她”们的父亲是战场上战友情义无价关系,合配!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