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初年,王敦欲起兵对抗晋朝,有个叫郭璞的名士算了一卦说:“明公,卦象凶险。若明

海冬谈文 2025-08-14 13:17:17

东晋初年,王敦欲起兵对抗晋朝,有个叫郭璞的名士算了一卦说:“明公,卦象凶险。若明公起事,必祸不久,无法善终”王敦非常愤怒,道:“郭璞!那你可知我寿数几何?”郭璞坦然道:“明公若执意举兵,则大限将至,就在眼前了。”王敦怒极反笑,笑声中带着杀机:“好,好!那你自己呢?你又能活多久?”郭璞平静地说:“我命尽于今日日中。” 王敦眼中寒光一闪,仿佛终于找到了宣泄口,他猛地挥手下令:“将此狂徒拿下,就地正法!” 士兵如狼似虎地扑上来。郭璞被粗暴地扭住手臂,推搡着押向庭院。临刑前,士兵带着几分残忍的戏谑问道:“郭先生,你说今日日中命尽,可知何处是你的归所?”郭璞停下脚步,目光投向庭院角落一株高大的槐树,树影婆娑,正午的阳光奋力穿过叶隙,投下斑驳的光点。“那槐树之巅,便是了。”他淡淡地说,仿佛在指点一处风景。 刀光闪过,血色染红了正午的庭院。一代名士郭璞,魂断槐荫之下,以血印证了他最后的预言。 郭璞的预言,却并未随着他的血一同冷却。王敦的大军如他所料,浩浩荡荡杀向建康。朝廷震动,年轻的晋明帝司马绍忧心如焚。他深知王敦势大,叛军兵锋锐利,若正面对抗,胜算渺茫。危急关头,他亲访重臣王导府邸。 王导,这位王敦的堂弟,此刻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家族的撕裂。他跪伏在地,声泪俱下:“陛下!臣一门忠烈,对朝廷绝无二心!王敦悖逆,是其一人的滔天之罪,与王氏全族无干!臣愿肝脑涂地,助陛下平叛!” 明帝亲自扶起王导,沉声道:“丞相请起。国家危难,正需你我君臣同心。” 君臣二人,在帝国危如累卵的时刻,紧紧握住了彼此的手。王导的忠诚,成了朝廷对抗王敦的一枚至关重要的砝码。 然而,王敦初期的攻势仍旧势如破竹,叛军兵临石头城下。朝廷守将周札竟开门投降,建康门户洞开。王敦入城,骄横跋扈,睥睨一切,仿佛整个东晋王朝都已在他股掌之间。他擅杀忠良,肆意废立大臣,甚至公然凌辱幼帝,其威势达到了顶点。 他踌躇满志,自封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将朝廷权柄尽数揽入怀中。此刻,他立在宫阙高处,俯瞰着脚下匍匐的建康城,野心如野火般熊熊燃烧,似乎早已将郭璞那“木斫折枝”的警示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哪里会想到,命运的利斧,已在暗中高高举起。 好景不长,王敦的野心和暴虐最终耗尽了气运。他染上重病,卧床不起,气息奄奄。消息传到建康,晋明帝与王导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果断下令讨伐。朝廷大军在王导等人的率领下,如潮水般向王敦的老巢武昌压去。病榻上的王敦闻讯,又惊又怒,挣扎着还想亲自领兵迎战。然而,他刚被扶上战马,就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五脏六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撕裂。 王敦猛地吐出一大口鲜血,身体像断线的木偶般,直挺挺地从马背上栽落下来。 一代枭雄,最终倒在了他野心勃发的地方。郭璞那句“木斫折枝”的谶语,在他倒下的瞬间,被血与尘封的史书残酷印证——那被野心蛀空的巨木,终在鼎盛之时轰然断裂,无人再能扶起。晋朝简史 王敦之乱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海冬谈文

海冬谈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