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买俄罗斯石油后,中国对俄油的兴趣,正变得越来越大? 彭博社援引能源咨询公司 Energy Aspects 的报告称,中国炼油厂对沙特原油的需求正在下降,部分企业已减少沙特 9 月装船的长期合同提货申请。 与此同时,中国对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的兴趣显著增长,因其价格更具竞争力。这种变化与印度近期大幅减少俄油进口直接相关。特朗普政府以关税威胁印度,要求其停止购买俄油,印度能源企业被迫暂停进口,等待政府指示。 印度此前是俄罗斯原油的重要买家,2025 年第二季度进口占比飙升至 37%。然而,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让印度陷入两难境地:继续进口,可能要承受25%的额外关税;暂停进口,则须寻找替代来源。 印度部分企业转而增加中东原油采购,但短期内难以完全填补空缺。俄罗斯为维持出口量,只得向中国倾斜,而中国恰好抓住此契机。 中国对俄油的兴趣增长并非偶然。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价格往往较沙特原油低3 - 5美元/桶,这一情形对炼油厂极具吸引力。2025 年 5 月,中俄签署能源合作协议,将俄罗斯对华年供应量提升 250 万吨,合同锁定至 2034 年。 新增原油通过哈萨克斯坦管道运输,实现东西双线供油安全。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交易皆以人民币 - 卢布直接结算,从而绕开SWIFT系统,削减了汇率风险,亦降低了美元霸权带来的影响。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 年 6 月俄罗斯对亚洲原油出口量占其总出口的 62%,其中中国占比过半。这表明俄罗斯正加速向亚洲市场转移,以弥补欧洲市场的损失。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亦佐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同比增长21%,俄油在中国能源进口结构中已占据稳定份额。 中俄能源合作的稳定性还体现在金融层面。2025年上半年,中俄本币结算比例逾70%,石油人民币化进程得以加速。这种结算方式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还增强了双方抵御外部制裁的能力。例如,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施压中国,但中国通过 CIPS 与俄罗斯 SPFS 系统对接,构建了独立于 SWIFT 的结算网络,有效化解了风险。 中国在增加俄油进口的同时,并未完全依赖俄罗斯。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也在深化,例如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等新能源项目,显示中国在能源安全上的多手准备。这种多元化策略既保障了供应稳定,又避免了过度依赖单一来源的风险。 印度的困境与中国的选择形成鲜明对比。印度为短期利益在能源博弈中摇摆不定,而中国则通过长期协议和战略布局,逐步构建起能源自主的体系。 当印度在关税威胁下手足无措时,中国正通过价格优势和金融创新,悄然扩大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这场能源博弈的背后,是大国战略定力的较量。中国于能源安全方面的长远布局,兴许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你认为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吗?
印度不买俄罗斯石油后,中国对俄油的兴趣,正变得越来越大? 彭博社援引能源咨询公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8-14 17:37:55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