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需要日本道歉!因为我们伤亡的3500万同胞并没有给予我们原谅他们的权利和资

靖澜聊军事 2025-08-14 17:46:17

我们不需要日本道歉!因为我们伤亡的3500万同胞并没有给予我们原谅他们的权利和资格,他们和我们都非常清楚,无论他们道不道歉,我们都不会原谅他们!   这份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源自1937年冬天的南京城。当日军刺刀挑开孕妇腹部时,当三十万具尸体堵塞长江水道时,当731部队将活人称为"原木"进行冷冻实验时,这些暴行早已超出人类文明的底线。   六周内,南京城内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逝,两万多名妇女遭受凌辱,整座城市三分之一的建筑被焚毁。那些蜷缩在安全区角落的幸存者,至今仍会在深夜惊醒,耳边回荡着当年日军的狂笑与同胞的惨叫。这些亲身经历者尚在人世的已不足32人,他们皱纹里的泪痕,就是最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日本战后的态度更让伤口难以愈合。当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时,日本政客却年复一年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他们的教科书将"侵略"改写为"进入",将南京大屠杀轻描淡写为"事件"。   2025年最新公布的日军档案显示,战时部队名册被系统性地销毁,就像当年败逃时炸毁731部队实验室那样,企图用火药味掩盖血腥味。这种集体性的历史健忘症,比刺刀更锋利地刺痛着受害者的后代——我们如何能替那些被活埋的祖辈说原谅?如何能替那些被细菌战夺走生命的孩童写宽恕?   3500万不是冰冷的统计数字,而是具象的生命重量。在重庆防空洞窒息而亡的母子,在平型关冻僵仍紧握步枪的战士,在东北被鼠疫实验折磨致死的农民,他们的冤魂仍在凝视这片土地。今天的中国孩子吃着冰淇淋走过繁华商圈时,脚下可能正踩着当年万人坑的遗址。这种时空交错的血脉记忆,让我们比任何民族都懂得:有些伤痕可以结痂,但永远不能遗忘。就像被强酸腐蚀过的皮肤,看似愈合,每逢阴雨便会隐隐作痛。   日本右翼常说"该翻过这一页了",可历史不是任人涂抹的笔记本。当广岛和平纪念碑前摆满千纸鹤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老人却说:"他们只记得自己挨的原子弹,却忘了为什么挨炸。"   这种认知的鸿沟,让原谅成为伪命题。我们不是活在仇恨里,而是活在真相中。一个连错误都不敢承认的民族,谈何获得原谅的资格?那些要求我们大度的人,可曾问过细菌战受害者溃烂的伤口是否同意?可曾听过被刺刀挑起的婴儿最后一声啼哭?   虽然,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积贫积弱的旧模样,但越是强大,越要守护这份沉重的记忆——不是为延续仇恨,而是为警醒未来。当日本最新型护卫舰下水时,我们记得这是当年制造南京大屠杀的舰队精神继承者;当某位日本议员否认慰安妇制度时,我们听见了1937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里的哭喊。历史从不重复,但会押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悲剧的韵脚永远不再落在华夏大地。   那些长眠地下的3500万同胞,他们没能等到胜利的曙光,没能看到今天的盛世中国。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后嘱托,不是复仇的怒火,而是永不遗忘的坚守。这份坚守,化作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化作每个9月3日的防空警报,化作父母讲给孩子听的抗战故事。正如一位幸存者所说:"我们可以不恨现在的日本人,但必须恨当年的日本鬼子;可以不要赔偿,但必须要他们记住——因为遗忘,就是第二次屠杀。"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时光韵

时光韵

1
2025-08-14 18:29

核灭日本

靖澜聊军事

靖澜聊军事

靖澜喜欢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