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支书胆子太大了!”河南驻马店,98后村支书带领村民五天五夜挖出2000米沟

趣谈社会呀 2025-08-14 21:29:25

这个村支书胆子太大了!”河南驻马店,98后村支书带领村民五天五夜挖出2000米沟渠抗旱,成功引水浇灌了3000亩地!网友:事实证明,基层干部真正为民着想,只要想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盛夏八月,河南驻马店的天空像被火烤一般。太阳毒辣地悬在高空,空气中几乎能闻到被晒裂的泥土味。

气温持续在38℃以上,降雨却迟迟不来。田野间,本应翠绿如毯的玉米叶卷成了针,麦苗也低垂着头,发出一阵阵无声的叹息。

驿城区某村的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往年,这个时节庄稼长得正旺,大家已经在盘算秋收的喜悦,可今年不同,连庄稼根下的土都干得能起灰。

“再不浇水,怕是就全焊死了!”一位六旬老农蹲在田埂上,手里拎着一片枯黄的玉米叶,叹了口气。

问题的关键是水。最近一条能用的河道在村子西边,可与田地之间隔着足足2000多米的距离,中间是一片荒坡和杂树林,没有现成的水渠。

要想把河水引过来,不仅要有人干,还得有人带头负责协调土地、工具、劳力——这在以往,是个几乎没人敢碰的大麻烦。

就在村民们一筹莫展时,村里的“98后”小伙、现任村支书站了出来。村支书今年才26岁,大学毕业返乡没几年,却已经干得风生水起。

这一次,看着地里干得发白的土和焦卷的叶,他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哪怕拼了命,也要把水引进来。

村支书先找了村里的几位老党员、老村干部开了个紧急会。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组织全村人,直接开沟引水,把河里的水送进田里。

有人皱起眉:“支书,这可是2000多米的沟啊,还得跨过两块私人承包地,搞不好人家不同意;再说这么热的天,干五天五夜,人受得了吗?”

村支书没有退缩:“水就是命,庄稼就是咱的命根子。眼下不拼,秋天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会后,他拎着一壶水,挨家挨户地去做动员。村民老刘一开始摇头:“我这年纪了,挖不动沟了。”村支书笑着说:“刘叔,您帮着递递工具、烧烧水,也算出力。”

年轻人小张也犹豫:“我这几天得去打零工挣钱。”村支书拍着他肩膀:“你现在去打工,一天也就一百来块,可庄稼要是死了,咱家一年就白干了。”

在他一次次耐心的劝说下,全村近百名劳力陆续答应加入。村支书还联系了附近的施工队,借来了几台小型挖掘机和水泵,并协调好跨地施工的补偿问题。

开工那天,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村支书第一个下到沟里,手握铁锹,用力刨开干硬的土层。泥土坚如石板,每一下都要用足全力。

“加油啊!这一锹下去,就是庄稼多一口水!”他冲着大家喊。

男人们挥锹挖土,女人们在一旁搬运、清理沟壁的碎石。挖掘机轰隆作响,和人们的吆喝声混成一片。烈日下,汗水像小溪一样顺着脖颈流进衣服,混着泥土,形成一条条灰色的印记。

晚上,沟渠边点起了几盏太阳能灯,凉风带来些许舒缓。

有人躺在草地上打个盹,有人干脆席地而睡。村支书却不肯停,他沿着刚挖的沟渠走了一遍一遍,检查坡度和走向,生怕出一丁点差错。

第三天时,有人开始中暑,有人脚底磨出了血泡。村支书把自己带的藿香正气水分给大家,又让年轻人帮年纪大的村民顶班。

“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渠通了,大家的庄稼就活了!”他用这句话一次次鼓劲。

第五天傍晚,最后一段沟渠终于被打通。大家站在河边,看着水泵轰鸣启动,清凉的河水从管道里涌出,顺着新挖的沟渠蜿蜒而下,像一条银蛇奔向干渴的田野。

“来了!来了!”有人兴奋地喊。

水流很快漫过田埂,浸润着龟裂的土壤,庄稼的叶子慢慢舒展开来,仿佛在向天空低声道谢。 3000亩地,从此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村民老刘感慨:“这小伙子胆子真大,要是换别人,怕是连动都不敢动。”

小张笑着说:“他是我们村的‘拼命三郎’,真不服不行。”

村支书的事迹被拍成视频传上了网络,短短一天就收获了数十万点赞。网友纷纷留言:

“这才是真正的基层干部,为民办实事!”

“关键时候站出来的,永远是这些敢担当的人。”

“事实证明,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面对镜头,村支书只是憨厚一笑:“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庄稼有了水,秋天村民们就能笑着收割,这就够了。”

夕阳下,沟渠里的水依旧哗哗流淌,滋润着田野,也滋润着一颗颗感恩的心。

0 阅读:33
趣谈社会呀

趣谈社会呀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