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财报上还印着醒目的21%ROE,华尔街精英举着香槟庆祝“高回报”时,99岁的芒格在办公室冷着脸翻报表,突然拍桌:“用错ROE的人,就像拿着火柴进火药厂——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话音未落,雷曼破产;十年后,A股某地产巨头ROE飙到30%,千万散户挤破头冲进去,最终在连续跌停板上哭天抢地。 小学生都会算的公式,藏着90%的致命误解 ROE(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式简单到小学生都会:净利润÷净资产。散户捧着这个数字如获至宝,却不知芒格早看透了真相:“90%的人把ROE当圣杯,实则是裹着糖衣的砒霜。”当你盯着15%的ROE欣喜若狂时,死神正蹲在财报附注里,翻着白眼数你的死期。 陷阱一:杠杆堆出来的“虚假繁荣” 2019年,某房企ROE高达28%,比茅台还亮眼。散户疯了似的抄底,直到暴雷那天才看清:剔除65%的负债杠杆后,真实ROE只剩3%! 芒格早用“三层滤网”拆穿把戏:先看ROE来源——是高杠杆、高周转还是高净利?再看这家房企82%的利润全靠“借债生钱”,比赌场掷骰子还危险。最后他直言:“借来的钱堆出的ROE,是悬崖边的海市蜃楼——你以为是绿洲,往前一步就是深渊。” 陷阱二:卖楼卖地的“回光返照” 2020年,某科技龙头ROE骤降到5%,股价直接腰斩。散户正慌着割肉,半年后ROE突然蹦到22%,股吧里全是“困境反转”的欢呼。 芒格翻着报表冷笑:“卖了两栋办公楼充利润,这也叫反转?”这种“一次性收益”撑起来的ROE,就像给快断气的病人打肾上腺素——脸是红了,可心跳反而更快了。 最致命陷阱:沉船上的“最后舞者” 2014年,某百货巨头ROE稳稳保持12%,把同行甩得远远的。散户们夸它“抗跌”,芒格却在股东会上拍桌子:“线下零售是泰坦尼克,ROE再高也救不了撞冰山!” 果不其然,当电商渗透率刚过30%,这家公司的ROE直接跌成-15%。“在沉船上当船长,不如在救生艇当水手——船都要沉了,你还数什么甲板上的银器?”芒格的警告,至今仍在资本市场回荡。 简单的公式背后,藏着无数被忽略的风险。当ROE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万能指标”,或许正是危险开始的信号——毕竟,真正的投资智慧,从来不在单一数字里,而在看透数字背后真相的清醒中。
牛市里能赚到钱的,永远是这两种人,你是其中之一吗?一轮轰轰烈烈的牛市里,有人欢
【4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