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72岁慈禧看上袁世凯的17岁儿子袁克文,她问袁世凯愿不愿意把儿子留给

万物知识局 2025-08-15 10:00:22

1907年,72岁慈禧看上袁世凯的17岁儿子袁克文,她问袁世凯愿不愿意把儿子留给叶赫那拉家,袁世凯吓得冷汗直流,他故作无意的抹去额头汗珠赶紧扯谎说他儿已有婚配。

1931年,天津城出了一件奇事,一位叫袁克文的公子哥去世,葬礼办得惊天动地,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来送他最后一程的,有社会名流,有青帮徒弟,也有贩夫走卒,不过,最扎眼的,还是队伍里那成群结队的风尘女子,一个个哭得梨花带雨,仿佛送别的是此生挚爱。   话说,这位袁克文身份不凡,是袁世凯的二公子,既是名满天下的才子,也是个出了名的浪子。   1907年,大清帝国的大厦已摇摇欲坠,帝国的权力,在72岁的慈禧太后和手握北洋军权的袁世凯之间来回摆动,慈禧做梦都在盘算着,要把袁世凯这股最不稳定的力量,彻底绑上自己家族的战车。   机会很快就来了,一次宫里看戏,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也跟着,他当时不过17岁,正是丰秀俊朗的年纪,只是单单打了个照面,慈溪的心里就有了主意。   戏一唱完,她就把袁世凯父子叫到跟前,开门见山:“这孩子看着机灵,配我叶赫那拉家的姑娘,不是正好?”   这话听着是商量,其实就是命令,袁世凯的冷汗一下就冒出来了,他比谁都清楚,大清这条破船眼看就要沉了,这时候让袁家和皇族深度捆绑,无异于引火烧身。   他对这个腐朽的王朝,也早已没了忠诚,这时,袁世凯急中生智,硬着头皮撒了个谎:“回太后,克文……已经有婚配了,”   慈禧眉头一皱,但终究不好当场发作,只好叹了句有缘无分,就此作罢。   然而,欺君的谎言必须得圆上,袁世凯一回到家,便火速命人给儿子张罗婚事,最终,天津富商刘家的女儿刘梅真,因家世年龄相当而被选中。   就这样,一场仓促的婚礼草草收场。   袁克文,这位从小备受宠爱、才华横溢的少年,被硬生生塞进了一场毫无感情的政治婚姻,这场婚姻从根上就是个工具,因此,便注定是要名存实亡的。   没过几年,清王朝果然土崩瓦解,对很多人来说是天塌地陷,对被婚姻捆绑的袁克文来说,这竟像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解放”。   与刘梅真的婚姻本就貌合神离,此刻更是形同虚设,袁克文开始彻底放飞自我,终日流连于烟花柳巷,常常数日不归。   而他的父亲袁世凯,正忙于权力的游戏,也无暇顾及这个儿子的堕落。   当然,袁克文的才气是实打实的,他与张伯驹、溥侗、张学良并称“民国四公子”,在文化圈声名赫赫。   直到他父亲死后,他移居上海,混迹青帮,广收门徒,过着表面风光、实则坐吃山空的日子,很快就把万贯家产败得一干二净。   1931年,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才子在天津病逝,年仅41岁,据闻,他离世时,清点家当,只剩下20块大洋。   却不料,他生前交往的那些三教九流的朋友,尤其是那群红颜知己,竟然凑钱为他办了那场轰动全城的盛大葬礼,这既是对他才情的纪念,也像对他荒诞人生的最后一次讽刺。   假如当年袁世凯点了头,袁克文真的成了大清的额驸,他的命运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是会随着王朝一同覆灭,还是会被皇室的身份束缚,走向另一场无可避免的悲剧呢?

【信源】《袁世凯是个猛人》吴学华

0 阅读:189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