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陈独秀喝了蚕豆花泡的水后中毒,再加上多年的高血压病,导致他的身体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8-15 10:05:28

1942年5月,陈独秀喝了蚕豆花泡的水后中毒,再加上多年的高血压病,导致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自知时日无多的他,把妻子和儿子叫到床前,留下他的遗嘱。 站在陈独秀面前的儿子,是他的第三个儿子陈松年。陈松年没有像他的两个哥哥一样参加革命,相比之下,没有他们那样热血。

但他的人生所经历的痛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似乎前半辈子一直在“送别”亲人。

1927年前后,他相继失去两位亲人:大哥陈延年、二哥陈乔年,残酷的是,他亲眼看到二哥倒在血泊中的惨状,姐姐因此而大受刺激,不久吐血而亡,而他也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处在抑郁之中。

为了收回两位哥哥的尸体,他和姐姐还要与国民党对抗,他永远都记得,自己跪在血迹未干的刑场边,将三炷香插在泥地里。

在他的记忆中,他从来没有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从来都不知道家庭其乐融融是什么样的感觉,后来他第一次和父母亲在一起,却是他们在里面,而他在外面了。

第一次与父亲相见时,他已经23岁,而父亲在监狱里,状况很不好,形貌消瘦,他心疼的直掉眼泪,父亲见他这样,不由得骂了几句:“哭什么哭,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哭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此后,他便不敢在父亲面前掉眼泪了。

1937年抗战爆发后,陈独秀出狱,次年定居江津。陈松年得知消息后,马上带着一岁的女儿和祖母前往照顾,在他的心中有一个执念,哥哥姐姐没有做到的事,他要替他们做到,照顾好年老的父亲。

在他的良苦用心下,孩子、妻子对父亲及继母都十分尊敬,为了让父亲过得宽裕些,他每月还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些钱贴补给父亲。

然而遗憾的是,到江津不久后,祖母便去世了,他又失去了一位亲人。

如今父亲忽然把他叫到身边,交代后事,他知道他又要失去一位亲人了。面对父亲,他想表现得尽量轻松些,但内心却难受极了。

陈独秀对继母潘兰珍说:“兰珍,我死后,你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必自立,记住,自主,自立。”

高兰珍听后,泣不成声。高是陈的第三任妻子,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女人,年龄与陈松年相近,陪伴陈独秀走过12年,走过他人生中最没有光辉,穷困又疾病缠身的日子。

之后陈独秀对陈松年谈及了两件后事:

其一,将他和祖母的棺木都带回老家安葬; 其二,他编著的最后一本书《小学识字课本》还没有编注出版,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离世,终年63岁。

此后,陈松年又失去了一位亲人,对于操办后事似乎并不陌生,但此时的陈家已拿不出钱来,一副像样的棺材也买不起了。

好在陈去世后,江津名绅邓蟾秋、邓燮康叔侄及同乡、同学、朋友们,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向他伸出援手。

随后,陈松年用捐助的款项为父亲置办了四川香楠木棺材,父亲死时,他没有落泪,在看到父亲终于躺在棺木中,面容安祥,如睡着了一般时,他顿时泪如雨下。

因为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战乱,他还无法很快将父亲和祖母运回老家。于是,便先将父亲葬在了邓燮康园地,墓地背靠青山、面临长江,想必父亲肯定喜欢。

但何时运回老家,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要的“合适时机”,直到5年后才出现。

为了这个“合适时机”,陈松年早早就开始准备了,全家省吃俭用省出了一笔钱,1947年2月,虽然抗战胜利了,但国家依旧不稳定,不过对于陈松年来说,他也不愿再等了。

那日,他花钱雇了一只浙江帮船,载着祖母和母亲的灵柩向安庆进发,好在一路很顺利,就在快抵达时,他内心还有些小激动,在他的人生当中,终于和父亲、母亲同在一起了,这是他儿时的愿望。

安葬完毕后,他在墓地待了很久很久。

为了安全起见,他没有在墓碑上写上父亲的大名,而是刻了“先考陈公乾生之墓”八个字,直到30年后,他才在相关部门的资助下,以陈延年、陈乔年、陈松年、鹤年四子的名义重修了墓地。

这一次,父亲的墓碑上终于刻上了“陈独秀”三个字。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