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突然对华示好背后:俄乌战争尾声触发地缘战略大转向

盖说社会 2025-08-15 11:25:57

朝鲜最近之所以主动和我们改善关系,其实是因为朝鲜也已经看出,俄乌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而一旦俄乌战争结束,俄罗斯对朝鲜的需求,自然就会大幅下降了。   最近路过丹东的人都发现,江边的热闹劲儿,跟去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但更让人意外的,还是朝鲜那边的动作:2025年刚开年,副外相朴明浩就带着代表团访华,没过多久,朝鲜又突然放开旅游限制,第一批中国旅行团,踩着初春的雪进了平壤。   并且,导游手里的讲解词里,中国是朝鲜最重要的战略伙伴这句话,翻来覆去提了好几次。   要知道前几年,朝鲜媒体提起周边国家,语气可没这么热乎。   有人说这是中朝传统友谊的自然延续,可稍微懂点国际局势的都明白,朝鲜从来不是会“感情用事”的主儿。   它这一连串动作,实则是盯着俄乌战场的风向变了,提前给自己铺后路。   过去两年俄乌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朝鲜和俄罗斯的关系走得有多近,外界都看在眼里。   朝鲜给俄罗斯送过炮弹、无人机,甚至派了技术人员,过去帮忙维护装备。   俄罗斯也投桃报李,不仅在联合国安理会,替朝鲜挡过好几次制裁提案,还悄悄松了点能源出口的限制,让朝鲜能以相对低的价格买到石油。   那段时间,朝鲜媒体提到俄罗斯,张口闭口都是“抗西方盟友”,大有“抱团取暖”的架势。   可战场的天平最近明显在晃:乌克兰那边的反攻没了去年的冲劲,西方对乌援助的弹药库快见底了,美国国会吵了三个月都没通过新的援助法案。   俄罗斯虽然还占着优势,但打了这么久,国内的工业产能、能源出口都得往重建上挪。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俄乌战争离收尾不远了。   一旦战争结束,俄罗斯对朝鲜的“需求”就得大打折扣。之前俄罗斯急着要军援,才把朝鲜当重要伙伴;等战后重心转回欧洲重建、能源市场修复,朝鲜手里的“军援牌”就没那么值钱了。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自己的经济也得缓口气,到时候能不能像现在这样给朝鲜让利,都是个未知数。   朝鲜领导人心里门儿清:靠别人的“临时需要”撑不起自己的安全和经济,必须提前找个更稳的靠山。   而中国,恰恰是朝鲜最靠谱的选择。先不说别的,光经济这一块,朝鲜就离不开中国。   疫情这几年,朝鲜的农业、轻工业受了不少影响,化肥不够用,农机坏了没零件换,老百姓急需的日用品也断了档。   现在丹东的货运一恢复,第一批运过去的,就是尿素化肥和小型拖拉机零件。   此外,中国这边的企业也开始跟朝鲜谈合作,比如帮他们升级纺织厂的设备,以后朝鲜的衬衫、袜子能更顺当地卖到中国市场。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是俄罗斯战后未必能给的。   再看安全层面,半岛局势这两年就没松过劲。美韩军演一年比一年规模大,美国的航母、战略轰炸机动不动就往半岛周边晃,还联合日本搞军演,明摆着是想把压力给到朝鲜。   之前朝鲜有俄罗斯在联合国“撑腰”,还能硬气应对;可一旦俄罗斯精力转移,朝鲜就得独自面对西方的制裁和军事威慑。   这时候跟中国把关系搞好,意义就不一样了。   还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这次朝鲜开放中国旅行团,特意安排游客去了,新义州的经济合作区,还允许参观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厂。   要知道以前,这些地方都是“谢绝参观”的。   可能有人会问,朝鲜之前跟中国的关系也有过“冷淡期”,现在突然热络,会不会是“临时抱佛脚”?   其实不然。中朝之间的合作,从来不是“一时之需”,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的长期选择。   中国需要半岛稳定,因为边境安稳了,东北的发展才能不受干扰;朝鲜需要中国的支持,来应对外部压力、发展经济。   这种相互需要,比“临时的盟友关系”要牢靠得多。   毕竟在当下的国际环境里,稳定的邻里关系、互利的合作,才是最靠谱的“护身符”。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

0 阅读:2472

评论列表

find direction

find direction

8
2025-08-15 19:13

静静看着图们江新桥

用户45xxx23

用户45xxx23

1
2025-08-15 19:29

离间文章,朝鲜啥时候跟中国关系不好了?朝鲜啥时候表现出不好了?

猜你喜欢

盖说社会

盖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