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位身染重疾的志愿军排长遭13名美军合围,敌军见他咳喘不止、唇边渗血

帝王心术 2025-08-15 12:43:14

1951年,一位身染重疾的志愿军排长遭13名美军合围,敌军见他咳喘不止、唇边渗血,纷纷露出轻蔑之色。 岂料这看似病骨支离的战士骤然暴起,寒芒闪处,五名美军应声倒地! 这位排长叫赵连山,辽宁海城人,原是38军113师337团3排的尖刀排长。 朝鲜的寒风刀子似的刮,赵连山蜷在弹坑里,左肺疼得像要裂开,长津湖那场恶战留给他的“纪念”。半年前,为护住一个新兵,凝固汽油弹把他后背燎得焦黑,弹片硬是削掉了他小半片肺叶。 军医捏着诊断书直叹气:“肺就剩三成能用了,必须撤下去!”赵连山一把抓住军医胳膊,咳出的血点子溅在领章上:“排里……就剩俺一个老疙瘩了,这阵地,得替他们守住!” 美军围上来的刺刀,明晃晃扎眼。十三个人高马大的兵堵死了路,领头的家伙一脸不屑,靴子尖还故意踢了踢赵连山怀里露出的半截照片,那是他媳妇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棉袄袖口还打着补丁呢。离家那晚,媳妇的话滚烫:“等咱打赢了回来,得好好教娃认会‘中国’这俩字!” 那轻蔑的笑声,像针一样刺耳。突然,地上那“病秧子”动了! 绑腿里藏着的日式三零刺刀闪电般弹出,赵连山像头被激怒的豹子猛扑上去,刀尖精准地捅进第一个敌人的肋骨缝。第二个美军枪还没举平,只听“咔嚓”臂骨断裂声,喉咙跟着喷出血雾。 剧烈的咳喘声混合着刺刀破风的尖啸,五个钢盔接连滚落泥地,剩下八个人吓得连连倒退,他们死活想不通,这个咳着血的中国人,哪来这股子同归于尽的狠劲儿? 等增援的战友们冲上来,赵连山早已停止了呼吸。他染血的手死死攥着那张妻儿的照片。衣袋里,一张被血汗浸透又风干的皱纸微微颤动,上面是冰冷的诊断:“肺功能仅存三成”。翻过来,是他用烧焦的炭条写的歪歪扭扭一行字:“三成够了,能多宰几个鬼子。” 京安里大桥下,赵连山带着12个兄弟蹚进刺骨的江水。百来公斤炸药刚捆上桥墩,敌军的炮车就轰隆隆开上桥面。他猛一挥手,子弹从桥头桥尾同时泼向敌人!哨兵王启春八发子弹撂倒七个。 混凝土大桥在震天巨响中坍塌,硝烟还没散尽,小队已扑向不远处的木桥,四颗手榴弹炸飞桥头营房,木桥应声断裂! 敌人连夜架起更结实的铁索帆布桥。赵连山这次玩得更绝。油灯下,他套上缴获的韩军军官制服,领着几个兵大摇大摆扮成公路稽查队,挥手就截停了两辆美军弹药车。“调头!”枪口直接顶上司机太阳穴。车队被他押着直奔新桥头。 爆破组摸黑捆炸药时,敌哨兵终于发觉不对劲。枪刚响,赵连山甩出的手雷已经炸燃了旁边的护卫坦克!冲天大火把夜空照得通亮,新架的大桥瞬间碎成几截,美军在自相扫射的混乱中,眼睁睁看着这支“稽查队”消失在夜色里。 马蹄形的阵地被炮火翻来覆去犁了几遍。赵连山攥着打光了子弹的驳壳枪,钉子一样钉在战壕最前沿。美军三个连轮番冲了七次,飞机擦着山头扫射,坦克碾平了铁丝网。 打到弹尽粮绝的最后关头,他竟然举着空枪猛地跃出战壕!冲在最前面的敌兵被他这不要命的架势吓得脚下一滑,连滚带爬摔下山崖,这出绝境中的“空城计”,硬生生逼退了整波敌人的进攻。 长津湖那个冻掉下巴的雪夜,他把全排唯一一床厚棉被裹在一个新兵蛋子身上,自己扯了个草袋子钻进去,就睡在雪窝子里。 天亮时草袋冻在地上,他乐呵呵地跟人掰扯:“瞅瞅,这不挺暖和?接地气!” 38军的战史工工整整记下了他“以一敌十三”的壮举,可活下来的老兵们更爱念叨这些小事,枪炮声远了,真正烙在人心坎儿上的,是那冰天雪地里让出来的一点热乎气儿。 赵连山最终长眠在朝鲜的山岗上。就在国内报纸登载他牺牲消息的时候,另一桩战场奇闻也传开了:汽车兵赵宝印,违反命令对空连开十三枪,竟真把一架美军战机给揍了下来! 军部起初还为“该赏还是该罚”争论,最终那枚特等功勋章还是挂在了他胸前,战场哪有什么死规矩?向死而生的那股子血性,才是中国军人最锋利的战刀! 哪有什么天降的钢筋铁骨?不过是庄稼汉把家国塞进心窝里,把生死甩在脚后跟。那咳着血的肺叶,豁了口的刺刀,冻得梆硬的草袋子……零零碎碎拼出了一个叫“英雄”的名字。 七十多年过去,我们该记得清清楚楚:每一个“赵连山”的背后,都站着千千万万没留下名字的中国人,他们是用命,在历史的冻土上,一脚一脚,踩出了这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 国内权威信源:英雄事迹详见于《抚顺广播电视报》2012年6月2日刊《志愿军孤胆英雄赵连山:深入敌后三炸敌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志愿军战士#

0 阅读:1
帝王心术

帝王心术

古代皇帝的权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