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陈芝秀抛下年幼子女和丈夫常书鸿,跟下属私奔。没想到19年后,她衣衫褴褛,目光呆滞与女儿相遇,此时她已下嫁工人。她对女儿说了一句话,让女儿深感理解,还每月寄钱给她。 “后悔有什么用?路是自己选的。”陈芝秀双眼无神地对女儿说道。1964年的杭州街头,这位曾经风姿绰约的留法雕塑家,如今已沦落为洗衣妇,双手皲裂,面容憔悴。 而站在她面前的,正是她19年前狠心抛下的女儿常沙娜。此刻,这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望着母亲,心中五味杂陈。 1945年4月,陈芝秀以“去兰州看病”为由离开了敦煌。临行前,她甚至没有多看熟睡中的儿女一眼。当常书鸿惊觉妻子竟和总务主任赵忠清一起私奔,这位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坚毅男子,内心防线瞬间崩塌。 他来不及细想,疯了似的跃上马背,朝着两人离去的方向在广袤的戈壁滩上策马狂奔。然而,体力的过度消耗让他渐渐力不从心。终于,他眼前一黑,从马背上重重地摔了下来,差点就消失在这荒芜的沙海之中。 而另一边的陈芝秀,似乎早已对过去没有了一丝留恋。她干脆利落地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与常书鸿解除婚姻关系的声明,随后便心安理得地和情人开启了所谓的新生活。 然而,命运弄人。新中国成立后,赵忠清因曾担任国民党军官被捕入狱,不久便病死在狱中。陈芝秀失去了原本的依靠后,生活急转直下。无奈之下,她选择嫁给了一名普通工人。 曾经,她也是怀揣艺术梦想的女子,举手投足间都透着艺术的气息。可如今,为了勉强维持生计,她不得不放下曾经的骄傲与梦想。她走进一个个陌生的家庭,为他人洗衣做饭,做着繁重的佣工工作。 与此同时,常书鸿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与内心的挣扎后,他邂逅了与自己有着相同志向和追求的李承仙,二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此后,他们伉俪情深,以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敦煌艺术的守护事业当中。 1964年,常沙娜于杭州的街头意外撞见母亲。曾经母亲在她记忆里,举手投足间满是美丽与温柔。可此刻站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位头发花白如雪、眼神空洞茫然的老妇人。 陈芝秀也同样认出了女儿,缓缓开口道:“沙娜,妈妈一失足无法回头,现在过得很苦,老天正在惩罚我。”这句话让常沙娜瞬间泪崩。尽管她曾怨恨母亲当年的绝情,但此刻她选择了原谅。 这段跨越二十年的母女对话,道尽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悔恨与无奈。陈芝秀的故事令人唏嘘,她为了追求理想中的生活抛夫弃子,最终却落得晚景凄凉。而常书鸿则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坚守与责任。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回头路,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一生的轨迹。在困境面前,逃避或许能带来短暂的解脱,但唯有直面困难、坚守责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尊严。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92岁的常沙娜:“敦煌少女”的记忆宫殿》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45年,陈芝秀抛下年幼子女和丈夫常书鸿,跟下属私奔。没想到19年后,她衣衫褴
雾烬
2025-08-15 12:56:00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