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准备兑现承诺,要将整个俄罗斯的未来,交到他所认定的爱国者手中!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透露称,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名参加过俄乌冲突的退伍士兵,登记参加今年9月的地区和地方选举,竞选67个地区的诸多地方公职,另有近350名参战老兵在争取地区立法机构和市议会的席位,还有2人将会竞选州长。 这场政治革新的深层动因,与普京对传统政商精英的信任危机密切相关。俄乌冲突爆发后,部分俄罗斯传统精英阶层的表现令克里姆林宫失望。一些掌控经济命脉的寡头在西方制裁压力下选择外逃,带走大量资本和技术资源;部分政治精英在面对西方舆论攻势时立场摇摆,甚至公开质疑特别军事行动的正当性。 这种离心倾向让普京意识到,依赖既有利益集团难以支撑俄罗斯在高强度国际博弈中前行。正如他在2024年国情咨文中所强调的,俄罗斯需要“真正的爱国者”来守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成果,而那些在战场上用生命捍卫国家利益的军人,自然成为理想的政治力量替代者。 退伍军人群体的参政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系统性培育的结果。早在2023年3月,普京就启动了名为“英雄时代”的人才培养计划,从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进行行政培训。 首批83名参与者中,包括53名中高级军官和20名获得“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的战斗英雄,他们在完成培训后陆续进入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担任要职。 从参选规模来看,此次退伍军人参政呈现出显著的突破性。超过1000名退伍士兵参与地方选举,覆盖俄罗斯67个地区,这在俄罗斯现代政治史上尚属首次。 与以往地方选举中退伍军人零星参选的情况相比,此次参选人数的激增反映出普京政权对基层政治结构的重塑意图。值得注意的是,参选者不仅包括普通士兵,还涵盖从排长到上校的各级军官,甚至有2名候选人直接角逐州长职位。这种从基层到高层的全面渗透,预示着俄罗斯地方治理模式将发生结构性转变。 退伍军人参政的政治逻辑,根植于俄罗斯社会在冲突中的价值观变迁。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来,俄罗斯国内爱国主义情绪空前高涨。民调显示,91%的俄罗斯人认为自己是爱国者,81%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参与志愿者活动支持前线。 这种社会心理为退伍军人参政提供了深厚土壤。在民众眼中,这些经历过战火考验的军人代表着勇气、忠诚和执行力,他们的参政被视为对“官僚主义”和“精英腐败”的直接回应。正如莫斯科市民奥列夏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他们在战场上流过血,比那些躲在办公室里的人更懂得国家需要什么。” 从政治生态看,退伍军人的加入正在重塑俄罗斯的权力结构。长期以来,俄罗斯政坛由以联邦安全局为核心的“强力集团”主导,但传统官僚体系的惰性和腐败问题始终存在。退伍军人的到来为这一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他们在战场上形成的服从意识和执行力,与普京强调的“垂直权力”高度契合。同时,这些军人出身的官员更倾向于采取强硬手段推动政策落地,这在应对西方制裁和国内经济转型等议题上尤为重要。 然而,这场政治革新并非没有阻力。部分传统精英对退伍军人参政持保留态度。全俄军官会议等组织公开批评普京的政策,认为军人干政可能导致政治生态失衡。 但这些声音在主流舆论中显得微弱,多数民众更关注退伍军人带来的实际改变。例如,在顿河畔罗斯托夫市,由退伍军人主导的市政改革将公共服务效率提升了30%,这一成果迅速转化为民众支持。 此外,普京通过“恩威并施”的策略巩固了对传统精英的控制,如在打击寡头的同时,允许部分遵守政治红线的企业继续经营,这种平衡术有效避免了传统势力的大规模反弹。 从历史维度看,普京的这一举措可视为对俄罗斯“强人政治”传统的延续。自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始终在“精英治理”和“民众动员”之间寻找平衡。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这种平衡的支点正逐渐向后者倾斜。退伍军人参政不仅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更是普京重塑俄罗斯国家认同的战略选择。正如他在会见工商界代表时所说:“我们需要的不是空谈家,而是能把国家从困境中拉出来的实干家。” 在这场政治革新中,退伍军人群体既是工具,也是受益者。他们通过参政实现了阶级跃迁,同时成为普京政权的重要支柱。这种共生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存在。 这场静悄悄的政治革命,正在改变俄罗斯的面貌。退伍军人从战场走向政坛,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一个国家在危机中寻找出路的缩影。
美俄“双普大会”恐突生变故!俄罗斯警告美国:普京一旦感觉被耍,不排除在最后一刻改
【12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