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俄罗斯 “克拉苏哈” 电子战系统被发现在伊朗境内移动 出于明显的安全原因,具体位置未公布。 这是首次证实伊朗存在此类先进的电子战系统。 该系统于 2014 年开始在俄罗斯军队中服役。 在这次俄乌冲突中,“克拉苏哈” 电子战系统在压制乌军与北约的机载雷达,以及北约卫星雷达探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乌克兰都把它当“电磁盾牌”用,干扰无人机、误导巡航导弹都是常规操作。 比如在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无人机被它搞得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在乌克兰,北约援助的雷达系统也常被它压制得失灵。 系统本身设计也挺硬核:搭载在机动卡车上能随时转移阵地,干扰范围广到能覆盖几百公里,还能自动锁定目标电磁信号持续压制,相当于给对手的电子设备套了个“降噪耳机”。 不过它也有软肋,比如今年6月伊朗用它防御以色列空袭时就露了怯——系统主要针对S波段雷达,但以色列F-35I战机的通信链用Ku波段,直接绕开了干扰,结果伊朗的防空网被撕得七零八落。 伊朗自己搞电子战其实有年头了,技术路线堪称“山寨+创新”混合体。早些年靠逆向工程拆解美国无人机,攒出本土干扰设备; 后来又开发了“法吉尔”“纳斯尔”等系统,专攻GPS信号和通信链路切断。今年4月美军侦察机在波斯湾频频“掉线”,RC-135收集的数据变乱码、MQ-9无人机失控返航,全是伊朗电子战的“杰作”。 不过单靠自家技术应付美军还吃力,所以克拉苏哈的加入等于给伊朗补了个“外挂”——毕竟俄式强干扰配上伊朗的游击战术,在霍尔木兹海峡这种狭窄水域搞无差别干扰,连过路油轮的导航仪都能整瘫痪。 俄伊这波合作看着热络,实则暗藏裂痕。去年俄罗斯为量产“见证者-136”无人机和伊朗签了17.5亿美元大单。 结果今年俄方直接本土化90%产能,月产5500架还自带升级版,伊朗反而被晾一边。 更让伊朗憋屈的是,6月被以色列轰炸时,俄方承诺的苏-35战机和S-400防空系统全没到位,所谓“战略伙伴”关键时刻只动嘴不动手。 难怪伊朗媒体吐槽两国关系“纯属交易,毫无互信”。这次转移克拉苏哈,更像是俄罗斯给点“技术安慰剂”——既想稳住伊朗这个武器中转站,又怕真把压箱底本事漏出去。 无人机战场倒是被俄罗斯玩成了“量贩模式”。见证者流水线一开,单机成本压到5万美元,直接发动“机海战术”:7月朝乌克兰砸了6000多架,8月还要搞单波次2000架的饱和打击。 这种打法本质上是用廉价消耗品对冲高端防空系统,逼着乌克兰把爱国者导弹用在打小摩托上,效费比悬殊到美军都肉疼——按计算。 B-2轰炸机出动一次的费用够胡塞武装造8000架自杀无人机。更麻烦的是技术扩散风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就警告:俄罗斯要是把生产线技术转给盟友,东亚都可能遭殃。 克拉苏哈入伊朗算是大国博弈的缩影:俄罗斯靠它扩大中东影响力,伊朗借机补强电磁短板,但两家各怀心思。 电子战这玩意再先进也得看用的人,要是像6月那样战术脱节,照样被隐身战机当靶子打。 倒是无人机这类“穷国导弹”正在改写规则——当对手能像下饺子一样造武器时,传统防空的黄金时代怕是要翻篇了。 参考资料:俄军借助实战提升防空实力 原创2018-04-30 01:09·中国军号
实锤了!普京不在飞机上,美国警察冲向安克雷奇机场,发现普京并未出现,俄罗斯的安保
【220评论】【4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