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林,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1941年6月,日军集中兵力向孙春林部进

帝王心术 2025-08-15 19:04:33

孙春林,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1941年6月,日军集中兵力向孙春林部进攻,妄图消灭这支抗日武装。 为避敌人锋芒,孙春林带领刚建不久的队伍由平度大泽山区转移到莱西县榛子沟村隐蔽,因奸细告密,被日伪军包围。 面对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孙春林率领一个排吸引敌人,掩护部队突围。在抢渡过河时孙春林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5岁。 莱西榛子沟那个闷热的夏天,成了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春林生命的终点。35岁的他,把最后一点力气化作了命令:“别管我!快走!”为了掩护主力突围,他带着一个排的战士死死拖住数倍于己的日伪军。 激战中,他不幸中弹,鲜血染红了军装。当战友们拼死背着他撤到河边,敌人已紧咬上来。生死关头,他再次推开搀扶的战士,用仅存的力气举枪还击,直至倒在冰冷的南沙河中,再也没能起来。 1906年,孙春林出生在山东海阳一个普通农家。在莱阳中学读书的日子,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景象深深刺痛了他。那个年代,读书救不了国!他毅然弃笔从戎,十八岁考入烟台军官学校。 三年后,一个更坚定的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理想,从此融入他的血脉。 革命不是空谈。1931年一个秋夜,年轻的孙春林带领五名战士,像暗夜里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摸近了莱阳城外敌人的一座炮楼。 没有激烈的枪战,月光见证了一场干净利落的突袭:五名战士神兵天降,全歼了睡梦中的守敌,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那年他才二十五岁,胆识与谋略已崭露头角。 短暂的沉默后,是雷霆般的行动。当晚,他亲自带武工队绑走了三舅和伪保长,并亲手执行了处决。在民族大义与骨肉亲情之间,他选择了前者,没有丝毫动摇。“对党忠诚,容不得半点沙子!”这不仅是宣言,更是他用生命践行的准则。 他不仅自己投身革命,更把全家都带上了这条充满牺牲的路: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全都参加了八路军。残酷的战争吞噬了他的亲人。二弟被敌人活埋,四弟血洒疆场。年迈的母亲为躲避鬼子追捕,带着年幼的孩子常年藏身青纱帐,最终积劳成疾,过早离世。 牺牲前几个月,妻子抱着才四个月大的儿子,冒险穿过日寇封锁线,在行村一处破屋里与他匆匆见了一面。看着襁褓中幼小的孩子,这位铁打的汉子眼神里充满了复杂。 时间紧迫,他甚至没能好好抱抱儿子,放下孩子,又投入到紧张的战局推演中。谁曾想,这竟是永别。四个月后,他倒在了榛子沟的河滩上。当地百姓含泪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围石山的向阳坡上。 1955年,他的忠骨被迁入莱西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1987年,莱西市人民政府为他立起“孙春林烈士纪念碑”,碑前鲜花从未断绝,诉说着人民永不褪色的怀念。 历史的回响从未停歇。2014年秋天,北京天安门广场礼炮轰鸣,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孙春林的儿子孙永志作为英烈后代代表,昂首挺胸地站在方阵中。 同年,国家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孙春林”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的功勋与精神,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莱西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程显玉动情地说:“我们今天的小康生活,是孙春林这样的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铭记他们,最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坚定信仰,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本文信源:新华社《孙春林:为挽危亡艰苦战》

0 阅读:7

猜你喜欢

帝王心术

帝王心术

古代皇帝的权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