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正式签署总统令,宣布自2026年起全面禁止为俄武装部队采购其他国家制造的军装

火柴人的逻辑 2025-08-16 02:17:23

普京正式签署总统令,宣布自2026年起全面禁止为俄武装部队采购其他国家制造的军装。这一纸禁令看似针对军需品采购,实则暗藏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多重战略考量。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俄罗斯军工体系被西方制裁折腾得够呛。芯片、光学仪器这些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动不动就断,连军装面料都一度闹起了“饥荒”。就拿2012年来说,俄军当时一半的军装布料都得从中国进口,结果西方一制裁,直接把俄罗斯架在火上烤。现在普京大手一挥,要求军装全得自家生产,说白了就是被制裁整怕了,要是哪天连袜子都得看别人脸色,还怎么在战场上跟乌克兰死磕?

这事儿其实早有伏笔,2022年普京就放话,国防工业必须实现100% 进口替代,连无人机、导弹这些高科技玩意儿都得自己造。军装虽然听起来没啥技术含量,但里面门道可不少。

比如俄军的全季迷彩服,从里到外分8层防护,外层用的聚酰胺面料,以前全靠进口,后来政府专门在罗斯托夫州砸钱成立顿特克斯公司,才算勉强实现国产。不过这产能也尴尬,每年就够给军队用,地方上想买还得排队,一年最多能匀出1.5万套,跟闹着玩似的。

俄罗斯这么干,还有更深层的算盘。你想啊,北约在阿拉斯加搞军演,明摆着是在北极跟俄罗斯叫板。要是军装还攥在别人手里,万一哪天西方一掐脖子,俄军士兵穿着漏风的棉袄在零下40度的北极喝西北风,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再说了,俄罗斯造船业都快垮成筛子了,还有10万工人指着军工吃饭。把军装订单留给国内企业,既能保住饭碗,又能给军工产业链打补丁,一箭双雕。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没风险,俄罗斯轻工业本来就弱,棉花、化纤这些原料80%都得进口。虽说2020年砸了10亿卢布扶持轻工业,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就拿“普京团队”这个品牌来说,本来是做运动服的,结果俄乌冲突后被逼着转行做军装,虽说用了3D建模和超声波拼接这些高科技,但面料还是得偷偷从国外买,不然根本撑不住订单。

更要命的是,国产军装成本高得离谱,一件北极作战服能卖到10 万块,比进口的还贵一倍。这钱要是全让政府掏,国库估计得哭晕在厕所。

还有个暗坑,俄罗斯军装设计一直挺迷。比如郭卡作战服,虽说耐磨保暖,但帆布材质一沾水就跟块大石头似的,士兵穿着它跑步能累出内伤。要是国产化后还是这德行,前线士兵怕是得集体罢工。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俄罗斯是骑虎难下,就算裤衩开线也得硬着头皮上,毕竟在战场上,面子永远没有命值钱。

说到底,西方制裁已经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普京只能用禁令给自己上保险。虽说短期内成本飙升、质量堪忧,但从长远看,这步棋要是走好了,说不定能把俄罗斯军工从“半身不遂”治成“健步如飞”。至于最后是修成正果还是走火入魔,就得看接下来这三年俄罗斯纺织业能不能支棱起来了。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火柴人的逻辑

火柴人的逻辑

用匠心做好每一个原创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