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董卓被杀。王允掌权,命令对董卓余部斩草除根。李傕、郭汜是董卓旧部,想逃。贾诩阻止道:“王允不会饶了我们,干脆攻入长安,拼个你死我活。”
结果,就因为贾诩这句话,李傕、郭汜两个武夫深以为是。集结部队后直扑长安,扬言要为董卓报仇。
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后,诛杀了王允等重臣,并趁乱劫持了汉献帝。汉献帝在两人营中受尽折磨,苦不堪言。
在长达三年的血腥混战后,长安城已经成为一片废墟。汉献帝在贾诩的帮助下得以侥幸逃脱后,仓皇往东逃窜到洛阳城,成为曹操的傀儡皇帝。
贾诩如果不出馊主意,由王允挟汉献帝执政,那么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命运会不会改写?
当初,贾诩知道李傕、郭汜两个武夫难成大器,跟着他们早晚会玩完。于是,找个借口辞官而去。
后来,贾诩到老乡段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段煨对他以礼相待。不久,张绣对他抛出橄榄枝,贾诩二话不说就投奔张绣去了。
有人问贾诩,段煨对他那么好,为什么还离开?贾诩说,虽然段煨以礼相待,实际上对他很防范,不如去做张绣的谋士。
建安二年,张绣归降曹操,结果曹操看上张绣的婶婶,把她纳入帐房共度良宵。张绣倍感耻辱,想要收拾曹操,于是,贾诩给张绣出主意。
果然,张绣按照贾诩的计谋,曹操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惨败。还把大儿子曹昂的性命给搭上了。
第二年,曹操一心想要报仇,直奔张绣,结果袁绍想乘虚而入,突袭许昌。曹操只好放弃攻打张绣,撤退。
张绣想追上一举歼灭曹操,被贾诩阻止,张绣不听。结果被曹操亲自斩断后路。大败后,贾诩反而叫张绣继续追。没想到,竟然把曹操的后卫部队击溃。
张绣不明原因,贾诩解释:曹操突然退兵,后方必有急事,他肯定殿后阻止追兵,追兵被打败后就会全力撤退,把断后留给别人,而别的将军没有你厉害。
张绣很佩服贾诩,但是贾诩知道张绣不能成为霸主,到最后肯定被淘汰。于是,为了自保,贾诩想到了最有潜力的一个人——曹操。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竟然拉上张绣一起投奔曹操。
他胸有成竹对张秀说:“曹操志在四海,虚怀若谷,很爱才,肯定能宽恕用计谋杀掉他儿子的仇人。” 果然,张绣归降曹操后,曹操竟然能一笑泯恩仇,他们两人得到重用。
后来,在官渡之战,贾诩主张与袁绍决战,曹操获胜。之后,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计离间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贾诩是个奇才,不但料事如神,而且能洞察人心。归曹以后,虽然官越做越大,但是他知道伴君如伴虎,为人变得很低调。
多年后,有一天曹操问贾诩,到底要传位给曹丕还是曹植更好。结果贾诩装聋作哑,假装没听见。
曹操是个聪明人,心领神会,便不再追问。正因为低调,他才没有像杨修最终的下场,最后被身首异处。
若干年后,曹丕称帝,一登基就让贾诩当了太尉。
在血雨腥风的三国,能像贾诩那样在乱世中审时度势,最后活到77岁寿终正寝的谋士并不多。
有人说,贾诩是个“毒士”,一心只为了自己。但是乱世之中,能保持一份冷静,选择明哲保身,也是一种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