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是任性!”青岛一女子攒的钱不买车不买房,竟然全款于2020年在日本买下一

百日依山尽 2025-08-16 11:38:11

“有钱就是任性!”青岛一女子攒的钱不买车不买房,竟然全款于2020年在日本买下一座40万平的岛,最近她表示打算继续再收一些,而且她买的岛是永久所有权,想怎么开发怎么开发,完全她说了算! 2020年一则看似离谱的新闻在社交平台炸开:青岛一位普通女子,没买车没买房,却悄悄砸下重金,在日本买下一座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岛屿。消息一出网友集体惊掉下巴——原来“有钱任性”还能这么玩?这座岛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这座被买下的岛屿位于日本冲绳附近海域,从卫星地图看,它像一片被大海环抱的翡翠,岛上覆盖着茂密的原生植被,退潮时露出细白的沙滩,涨潮时则化作与世隔绝的秘境。 张女士透露她早在2018年就通过日本不动产中介接触到了这座岛的信息。当时卖家是一位年逾七旬的日本老人,因子女无意继承,才决定将这座家族传承了三代人的岛屿出售。 女子花了近两年时间准备材料,光是翻译中日双语的法律文件就堆了半人高。岛屿没有现成的基础设施,连淡水都要靠船运,但她看中的正是这份“原始感”——“就像一张白纸,想画什么都可以。” 永久所有权是这笔交易最诱人的部分。在日本土地私有制让买家能真正“拥有”一座岛,而非租赁或托管。这意味着她可以决定岛上的一草一木:建度假别墅、开发潜水基地,甚至保留原生态做自然保护区。这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掌控感,让传统房产投资瞬间黯淡无光。 张女士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小时候跟着爷爷在青岛渔村长大,总听老人讲海里有座无人岛,藏着很多海螺和螃蟹。后来做进出口生意攒了些钱,就一直惦记着这事。 日本的岛屿买卖手续比想象中简单,只要不是自然保护区,个人可以直接办理所有权登记,每年交的税费还不到一套市区公寓的物业费。 她现在每个季度去岛上住半个月,带着潜水装备去礁石区看看,发现有珊瑚被洋流冲坏了,就联系海洋保护组织来修复。上个月台风过后,她特意飞过去检查木屋,发现地基纹丝不动,只是窗户被海浪打坏了两块,回来就托朋友从国内寄了钢化玻璃过去。 最近她又在物色新的目标。这次范围扩大到了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都有候选岛屿。 张女士说接下来想再收两座小岛,最好能连成一片,这样可以修条步行栈道。她不打算搞商业开发,顶多建个小型码头,方便朋友坐船过来玩。岛上的通讯信号已经接好了,她常坐在木屋的露台上视频开会,背景里就是翻涌的海浪。 其实国内买岛的也不少,浙江的王先生四年前在舟山群岛附近买了座小岛,面积不到十万平方米,花了八百多万。他没搞旅游开发,只是在岛上种了两千棵杨梅树,每年六月雇人摘了运到杭州的水果店卖。有次台风把树吹倒了一半,他心疼了好几天,又重新补种了新品种。 买岛热潮背后,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缩影。过去私人岛屿是超级富豪的玩具,但近年来随着全球资产配置多元化,中产阶层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国放宽了外国人购岛限制,中介平台甚至推出“岛屿分期付款”服务,让普通人离“岛主梦”更近一步。 不过现实总比理想骨感。一位曾参与岛屿交易的中介透露,买家常高估自己的开发能力。有人花大价钱买岛后,因无法解决淡水、电力问题,最终只能任其荒废;还有人因忽视当地环保法规,被罚款甚至强制收回土地。这些案例提醒着:拥有一座岛,远不止是“买买买”那么简单。 回到青岛张女士的故事,她的岛屿至今仍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偶尔她会带着家人乘船登岛,在沙滩上支起帐篷,看夕阳把海面染成金色。 她的女儿在东京上学,周末也偶尔会坐轮渡去岛上看她,母女俩在沙滩上支起帐篷,晚上能看到银河横跨海面。张女士说等退休了,就把公司交给合伙人,在岛上住满一年,看看不同季节的海有什么变化。 对她来说这座岛的价值不在于开发成什么,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当世界越来越拥挤时,还有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可以呼吸,可以思考,可以安静地存在。 或许这就是私人岛屿的终极魅力:它不仅是资产,更是对抗喧嚣的盾牌,是留给未来的一个温柔选项。 信源链接: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