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菲律宾发出了一声石破天惊的警告,宣称若中国继续在黄岩岛等空域限制其“飞行自由”,他将联合美日澳发起反击,甚至不惜“战斗到底”。 这场鹰派表演的背后,是马科斯政府内外交困的窘境。2025 年 4 月民调显示,马科斯的支持率暴跌至 25%,反对率飙升至 53%,而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支持率却逆势升至 59%。 更致命的是,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的矛盾已公开化。莎拉不仅退出内阁,还公开指责马科斯 “无能且满嘴谎言”,甚至威胁若自己遭遇不测,将报复马科斯及其家人。 前总统杜特尔特也亲自下场,呼吁军方重新考虑对马科斯的支持,称 “只有武装部队才能解决国家危机”。这种政治内耗让马科斯政府急需转移民众注意力,南海问题自然成为最好的突破口。 菲律宾国内经济同样暗流涌动。尽管 2025 年 2 月通胀率降至 2.1%,但此前连续三个月攀升,食品、能源价格波动加剧民生压力。 马科斯政府的经济政策被批评为 “亲美让利”,例如允许美国扩大军事基地、推动与美日澳的防务合作,却未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收益。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马科斯急需一场 “外交胜利” 来重塑形象。 紧接着,菲律宾的强硬表态离不开外部势力的撑腰。美日澳近年来不断强化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2024 年 4 月,四国在南海举行首次联合军演,内容包括反潜战、编队航行等科目。 菲律宾还试图推动四国联合军演机制化,每年定期举行数次。日本更是计划与菲律宾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允许自卫队进驻菲律宾。 这种外部支持让马科斯政府误以为有了对抗中国的资本,却忽视了这些合作背后的利益交换。美国的 “印太战略” 需要菲律宾作为棋子,而日本、澳大利亚则希望借此扩大在南海的影响力,菲律宾不过是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然而,菲律宾的军事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其 “战斗到底” 的豪言。菲律宾海军主力舰艇多为二手货,例如参演的巡逻舰是退役的老旧型号,无法与中国现代化的海警船和海军舰艇抗衡。 即便有美日澳的支持,这些国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也有限,难以在冲突中提供实质性援助。更重要的是,菲律宾的挑衅行动在国际上并未获得广泛支持。 东盟国家对南海问题保持谨慎态度,并未跟随菲律宾的 “节奏”。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菲方的侵权行为是导致局势紧张的根源。 或许,这场危机的真正赢家是时间。马科斯政府的强硬表态能否奏效,取决于其能否在短期内转移国内矛盾,以及美日澳的支持力度。 若菲律宾继续在南海挑衅,等待它的将是中国更坚决的反制措施。而对普通民众来说,无论是南海局势升级还是国内政治动荡,最终买单的都是他们的生活和安全。
最近,菲律宾发出了一声石破天惊的警告,宣称若中国继续在黄岩岛等空域限制其“飞行自
非常盘点中
2025-08-16 21:38: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