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10倍神话背后的"冷思考": 最近著名90后牛散陈小群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收益截图,自从去924以来赚了10倍,日打15个涨停板的"神迹",让多少散户两眼放光摩拳擦掌。其实这个成绩自然算不上最好,大家熟知的年内首个10倍上纬新材,短短的10多个交易就涨了10倍,相比之下,10个月的时间赚近10倍也不算牛,但大量的投资者望尘莫及。 从陈小群的战绩来看,我们算一笔糊涂账:陈小群在325天打板3416次,成功率50%,按照240个实际交易日计算,日均14.3次。假设每次动用3000万本金(估算他平均仓位),按现行双边0.1%印花税计算,单交易成本日均就要8.58万元,三年累积税费超过5000万。更别说实际操作中的滑点冲击,比如今年8月券商股暴涨时,大单抢筹的滑点损失往往超过0.5%。这些成本要素在公开的收益率里根本体现不出来。 再说所谓的"成功概率":打板成功率50%背后藏着惊险的生存游戏。根据我们对近五年涨停板次日表现的追踪,即使成功封板,次月股价中位数收益仅0.3%。更残酷的是,连续封板的股票中有43%会在开板后三个月内跌破起涨点。像他操作中出现的36%回撤,这意味着只要一次黑天鹅就可能抹平多年积累——比如某只个股被监管问询当天,大户资金的强制平仓往往引发15%以上踩踏。 更值得深思的是游资时代的底层逻辑变迁。现在交易所的"特停"机制和量化监控系统,已经能精准识别异动账户。像案例中的大资金集中买入 指南针 ,背后是席位协同和机构游资抱团的结果,这对普通散户来说无异于"神仙局"。今年7月修订的《市场操纵认定细则》新增了"信息型操纵"条款,那些在朋友圈高调晒单的大V们,随时可能触及监管红线。 当然,我们不否认市场永远存在阿尔法机会。但真正的投资圣杯从来不在聚光灯下——那些被反复演绎的暴富神话,就像拉斯维加斯的霓虹灯,用极端个案的光鲜掩盖了满地输家的落寞。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追逐虚幻的"十倍奇迹",不如深耕适合自己的投资系统:从仓位管理到风险对冲,构建与自身认知相匹配的盈利模式,或许才是穿越牛熊的硬道理。毕竟巴菲特年化20%的收益,正是用六十年的复利碾压了所有昙花一现的"股神"。
10个月10倍神话背后的"冷思考": 最近著名90后牛散陈小群在朋友圈晒自己的
袁绍八点
2025-08-16 22:20:40
0
阅读:640
小伙爱读书
自从国家引入QFII ,也就是国际资本后,除了科威特主权基金,带领散户挣钱外!!几乎所有主力都不带散户挣钱,只收割!!!也许根源就是出在摩根和高盛吧!!
神之子
陈小群除非已经出去,如果还在国内这钱就没啥意义,想想15年股灾徐翔最后的结局,陈小群这是把自己架起来烤啊
null 回复 08-17 16:40
不低调就是下一个白大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