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期中戏分房子,王志文本应该分到,结果没有,于是打电话给院长表达不满。学

诗桐说娱乐 2025-08-17 22:12:31

90年代中期中戏分房子,王志文本应该分到,结果没有,于是打电话给院长表达不满。学院很快就给他分了一套90多平的房子,但王志文刚拿到钥匙后,又把房子退回去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时候,北京城里能分到一套九十多平的三居室,是多少人做梦都盼不来的好事。房子在校内家属楼的黄金位置,采光通透,推开窗就是一排金灿灿的法桐树,秋天落叶铺满小路,踩上去沙沙响。

可王志文呢?他正挤在筒子楼里熬日子,洗澡得排队,吃饭靠铝饭盒,厨房是公用的,灶台上永远堆着别人家的油盐酱醋。

名单刚公布那会儿,教研室炸了锅。论资历—王志文教龄十年,顶着副教授职称;论名气—他拍的戏正火着;论教学—学生对他又怕又敬。

可偏偏名单上没他名字,有人说学校嫌他总请假拍戏,一两个月不见人影,觉得他“把教职当跳板”,不像个安分老师。

王志文没托关系,没拍桌子骂人,抄起教务室电话直接打给院长。话不多,字字扎心:“按规矩我本该分一套,你们漏了我,这正常吗?”

电话那头支支吾吾,第二天院长亲自上门送钥匙,满脸堆笑:“志文同志,是我们疏忽了!”

钥匙攥在手里还没捂热,他转头去了行政楼。办公室老师正喝茶呢,见他进来,钥匙“啪嗒”一声撂桌上。“不要了。”王志文眼皮都没抬。

在场的人全懵了,多少人托关系抢破头的房子,他说退就退?有人猜他嫌楼层高,有人骂他摆谱,可跑去一看,那房子明明挑不出毛病。

后来才知道,退房前他盯着分房名单看了十分钟。上面有个退休多年的老教授,一家三口挤在三十平的旧屋里,这次又没轮上。

王志文问负责人:“他的问题解决了吗?”对方搓着手打哈哈:“名额紧嘛,先紧着有职称的……”他听完,烟抽了三根,起身就走。

“我争的不是房,是规矩。”这话后来传遍了中戏。该我的,漏了就得讨说法;不该我的,补上了也不沾。一套房能解他燃眉之急,可他偏要把名额让给更困难的人。

旁人说他傻,说他清高,他却指着窗外的梧桐树笑:“树不抢阳光,不占地界,照样长得笔直。人把路走正了,比啥都强。”

这股拧巴劲儿早刻在他骨子里,当年高考前被卡车撞飞,左腿打满石膏硬要进考场。四个汉子抬门板把他送进教室,他悬着手腕写完试卷,汗水浸透绷带。放榜时文化课专业双第一,北电老师咂舌:“这小子骨头是铁打的!”

拍戏红了,广告商捧着钱排队找他,他连眼皮都不掀:“演员卖脸代言,产品出事咋办?”同行扎堆混饭局攀交情,他拎着铝饭盒独来独往,饭盒里装着煮鸡蛋和红烧肉。

剧组送他进口水果,他转头搬给学生:“熬夜排戏多吃点!”有学生演出服破了洞,他蹲在排练厅角落,捏着针线歪歪扭扭地缝。

较真的事多了去了,记者递名片求采访,他找不到纸吐口香糖,顺手用名片包了扔垃圾桶。记者当场发飙,三十家媒体扬言封杀他。

王志文就甩一句:“观众不是靠媒体认识我的。”拍《芬妮的微笑》时,他提了三百条剧本修改意见,投资方不理睬。

上映后他公开批评:“这片子有问题。”被告上法庭索赔二十五万。法庭上他摊开批注记录据理力争,胜诉后只淡淡说:“宁可不拍戏,也不违心。”

二十多年过去,中戏校庆时有人旧事重提:“那套房现在值千万,后悔不?”王志文端着茶杯,眼神扫过台下那些已成名的学生。

“当年争房,争的是理。规矩比面子金贵,情义比利益值钱。”台下静了一瞬,掌声雷动。

0 阅读:3203

评论列表

我心飞翔

我心飞翔

3
2025-08-18 03:53

[赞][赞][赞]

wj2129

wj2129

1
2025-08-18 05:17

嘴硬沟子松

猜你喜欢

诗桐说娱乐

诗桐说娱乐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