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晚年妻妾成群,成日沉溺于声色,却活到了85岁高龄!千年过去了,后人懂得他的

运赛过去 2025-08-18 00:27:50

郭子仪晚年妻妾成群,成日沉溺于声色,却活到了85岁高龄!千年过去了,后人懂得他的高明之处:如果不这样做,郭家必遭灭门![玫瑰] 郭子仪生于697年,出身华州郑县一个官宦家庭,父亲郭敬之当过刺史。他从小习武,身材高大,七尺三寸,通过武举入伍,从底层士兵干起。起初在边疆任职,边境还算太平,他主要管地方军务,防备北方少数民族。逐步升迁,到九原太守和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唐朝开元年间,国家强盛,他积累了不少战功,但那时没啥大仗打。 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唐玄宗李隆基晚年贪图享乐,对军阀野心没警惕。安禄山利用杨贵妃关系扩张势力,聚集胡人骑兵,起兵攻下洛阳。唐玄宗逃蜀,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为肃宗。郭子仪时年58岁,被任命朔方节度使,率军南下平叛。先在河北作战,与李光弼会师常山,设伏井陉关,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诸郡。 次年转战河东,进攻潼关外围,克复冯翊,敌将崔乾祐败退。757年正月,与回纥联军十五万攻长安。在香积寺北澧水东,分三阵作战,回纥骑兵绕后夹击,叛军六万被杀。唐军入城,清理残敌。继而东进新店,大败张通儒十五万众,洛阳光复。郭子仪封司徒、中书令、代国公,地位顶峰。 758年围相州,引漳水灌城。次年史思明援军来,大风起,唐军退守河阳,郭子仪遭鱼朝恩谗言,解除兵权。但很快复出,继续领军。安史之乱虽初步压制,唐朝国力衰弱,吐蕃等外敌入侵频繁。他在后续战役中多次立功,比如762年仆固怀恩叛乱,他镇绛州,稳定局势。 763年吐蕃大军渡渭水,逼近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郭子仪率二十骑东走,召集散兵四千,在武关布防,击鼓扬旗,夜间多处点火,吐蕃误以为大军压境,撤退。他进城,光复长安。765年吐蕃与回纥联兵围泾阳,他单骑出营,斥责回纥背约,回纥退去,吐蕃夜遁。派白元光追击,敌败灵台西原。 其后十年,镇守西境,防御党项等部落。779年八十多岁获准退休。781年7月9日去世,享年85岁。唐德宗追封太师、尚父,谥忠武。八子七婿皆在朝任职,家族兴盛。 安史之乱后,唐朝百废待兴,国库空虚,官员们都节俭过日子。郭子仪却反其道行之,大建府邸,仆役众多,吃穿奢华。他姬妾成群,摆宴请客,每次花三四十万两银子,姬妾伺候宾客。他府门不锁,任人进出参观。儿子劝阻,他说若锁门,有人谣传他谋反,全家危险。 历史上,高功臣往往因君王猜忌遭祸。郭子仪战功赫赫,若居功自傲或太谨慎,都会引疑。他故意示人贪财好色,立功后拒升官,只要金银美女。75岁还向皇帝要六名美女,皇帝彻底放心。他以此保全家族,避免灭门。 郭子仪的做法,看似荒唐,其实深谋远虑。唐朝皇帝多疑,功臣下场惨的不少,比如汉朝韩信、明朝蓝玉。他明白,位高权重,必须低调伪装。晚年沉迷声色,不是真堕落,而是策略。千年后,我们佩服他的智慧,要是他不这么做,郭家早没了。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