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1年,司礼监大太监王振派人给薛瑄送来许多珠玉、珍玩并致意道:“王公久慕先生

杰彦评娱乐 2025-08-18 14:22:05

1441年,司礼监大太监王振派人给薛瑄送来许多珠玉、珍玩并致意道:“王公久慕先生清誉,特派咱家来,烦请先生过府一叙,以结同心,望先生早日成行!” 薛瑄出生在山西河津一个书香门第,洪武二十二年的事儿,那时候他家祖上就爱钻研经史。爷爷薛仲义是元末隐士,专教本地孩子念书,父亲薛贞当过好几个地方的教谕,管教育。薛瑄小时候聪明,六七岁背四书,十一二岁写诗文,青年时跟元末学者徐怀玉学宋明理学,专攻程朱那一套,对科举本来没啥兴趣。他爹在鄢陵县学干活,朝廷规矩严,要是学校好几年没出举人,校长就得充军边疆。薛瑄为帮爹避祸,永乐十八年去河南乡试,中了头名举人,次年会试中进士,从此步入官场。 起步时他当监察御史,宣德四年去湖广辰州管银场,三年里头查出矿官贪污,抓了不少人,自个儿题了对联提醒别贪穷苦。他在任上不回家,离职时兜里干净。之后升山东提学僉事,管地方教育,注重真本事。正统初,王振掌司礼监,问阁臣杨士奇他们,同乡里有谁能入京当大官,三杨就推薛瑄。王振帮着荐了,他升大理寺左少卿。到京后,杨士奇派人传话,让他退朝去谢王振,薛瑄不干,说是国家官职,不能私谢。王振在内阁问起,杨士奇打圆场。李贤去劝,薛瑄还是拒绝。王振知道后,不再拉拢,但心里记恨。东阁议事时,公卿跪迎王振,薛瑄只拱手,王振先作揖,他也没多礼。 1441年,王振想培植亲信,派人给薛瑄送珠玉珍玩,捎话邀上门。王振这人从英宗小时候就侍读,渐掌大权,结党营私,权倾朝野。薛瑄谢绝了,说受朝廷重任,不能私谢,失节的事儿不干。王振得罪,视其为异类。四个月里,薛瑄审清锦衣卫十多起冤案。一案是军官死后,王振侄王山想占妾,唆使告妻用妖术杀夫,锦衣卫判妻死刑。薛瑄查出疑点,多次要复核,官员推诿。他催刑部查清,弹劾前御史。锦衣卫指挥马顺和都御史王文不满,向王振进言,王振命言官劾薛瑄大不敬,下诏狱判死。 狱里薛瑄读《周易》,镇定。王振老仆哭诉,王振知众怒,免死,削职为民。1449年,王振随英宗北征,在土木堡败亡,明军溃散。景帝即位,薛瑄冤平,起大理寺丞,守北门防也先。景泰二年推南京大理寺卿,处理富豪杀人案,严惩不贷。全国饥荒,苏州松江民抢粮,王文捕两百人奏谋反,群臣不敢言,薛瑄上书辨冤,只惩首犯,王文叹他顽固。他督贵州军饷,事毕想退休,没准。英宗复辟,天顺元年拜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机务,见石亨曹吉祥乱政,上疏求归。天顺八年卒,年七十六,赠礼部尚书,谥文清。隆庆六年从祀孔庙,《明史》有传。他开创河东学派,影响明中期关中学,著作《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被视明初理学冠冕。

0 阅读:12
杰彦评娱乐

杰彦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