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鹰派、军事专家戴旭被特朗普点名了,这可太牛了!戴旭是国防大学教授,对中美战略

古今知夏 2025-08-18 18:18:12

中国鹰派、军事专家戴旭被特朗普点名了,这可太牛了!戴旭是国防大学教授,对中美战略对局有着深刻见解。2018年9月28日,他在释心堂国防教育大讲堂带来《解析特朗普时代中美战略对局》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特朗普点名戴旭这事儿,得从 2018 年那场贸易战的节点仔细说。当时美国刚对中国加征关税不到半年,市面上多数声音还在算贸易顺差逆差的账,觉得特朗普就是商人本性,想多赚点钱。 但戴旭在国防大学的课堂上,对着满屋子军官和学者说得很直接:“这不是生意,是美国要卡住中国的发展脖子。” 那会儿他在释心堂搞的《解析特朗普时代中美战略对局》讲座,票早就抢光了。台下坐的有企业老板,有退休干部,还有不少大学生,都想听听这位以 “敢说真话” 出名的专家怎么看局势。 戴旭站在台上,身后大屏幕上投着特朗普政府刚公布的制裁清单,他指着中兴、华为的名字说:“加关税是幌子,你们看这些被盯上的企业,全是中国科技领域的尖子生。” 他接着翻出一组数据:2018 年中国在 5G 技术专利上占了全球 38%,高铁已经卖到 100 多个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一半。“美国以前靠科技垄断赚大钱,现在中国这些产业追上来了,他们坐不住了。” 戴旭这话当时还有人不信,觉得是危言耸听。 可没过一年,美国就逼着盟友禁用华为 5G 设备,甚至不准台积电给华为造芯片,把 “科技绞杀” 明明白白摆到了台面上。 在经济层面,戴旭看得更透。他在讲座里给听众算过一笔账: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 28%,美国只有 18%,而且中国在光伏、特高压、家电等领域已经形成了别人抢不走的优势。“ 美国加关税的商品清单,刚好避开了他们离不开的中国产品,专挑我们正要往外打的产业下手。” 后来的事实确实如此,美国对光伏组件加征 25% 关税,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加税,就是想把这些中国有潜力的产业摁在国内。 军事上的动作更印证了戴旭的判断。2018 年之后,美国在南海的 “自由航行” 次数从每年 3 次涨到了 11 次,还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在菲律宾海搞了 10 年来最大规模的军演。 戴旭在军事杂志上发文分析:“这是在演练封锁第一岛链,不让中国的商船和军舰顺畅进出太平洋。” 果不其然,2021 年美国联合英国、澳大利亚搞了 “奥库斯” 联盟,直接帮澳大利亚建核潜艇,就是想在军事上对中国形成长期威慑。 戴旭最让人佩服的是,他把这些事串起来后,指出了美国的真实目的。“他们不是要解决贸易逆差,是要让中国永远做低端制造,永远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永远在国际规则里听他们的。” 为了证明这话,他举了日本的例子: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半导体快追上美国时,美国直接逼着签了《广场协议》,硬生生把日本的发展势头压了下去。“现在美国对中国用的,是升级版的套路。” 在国际规则这块,戴旭的预判也很准。他当时就说:“美国会退群、搞小圈子,不让中国参与制定新规则。” 这几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阻挠 WTO 改革,还拉着盟友搞 “芯片四方联盟”,全被他说中了。 但戴旭同时也提到,中国可以另辟蹊径,“一带一路” 倡议就是在建立自己的合作圈子。2023 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 国家贸易额突破 12 万亿,比 2018 年翻了一倍多,这正是对美国小圈子的最好回应。 特朗普会点名戴旭,不是没原因的。戴旭的分析在国际上流传很广,美国战略圈都在研究他的文章和讲座。他们怕的是,戴旭把美国的底牌全给掀了,让中国提前做好了准备。 就像戴旭在 2018 年建议的那样,中国这几年大力搞 “科技自立自强”,国产芯片自给率从 15% 提到了 25%,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 60%,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越来越稳。 现在再看戴旭当年的那些话,每一句都落在了实处。他让中国人明白,美国的遏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战略;也让大家知道,只要在科技、经济、军事上硬气起来,就能顶住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听他分析,因为他说的不是空泛的理论,是能指导实践的实在判断。特朗普的点名,反倒成了对戴旭精准预判的最好认可。

1 阅读:1457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