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世界都在说一件事,那就是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因为如果不是这样根本无法解释中国是怎么创造这么多奇迹的!中国人到底聪明在哪?有西方专家给出答案。 国外问答平台 Quora 上有个讨论热度不低:“为啥中国人智商排名这么高?”
底下的回复各式各样,有认可的,有质疑的,还有拿人种说事儿的。
其实不用纠结这些说法,看看现实里的种种就知道,所谓的 “智商高”,更多是在生活、学习、发展中慢慢显出来的。
从学习这件事来看,中国学生在国际上的学科竞赛里总少不了好成绩。
数学、物理、化学这些需要逻辑和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国孩子拿奖的次数不少。
就像每年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常常是奖牌大户,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解题训练,是对难题不轻易放弃的钻劲儿。
再看国外的高校,理工科专业里华裔学生的比例不低,不少还成了领域里的佼佼者,这股子学习的韧劲儿,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
技术创新和应用上,这些年中国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
移动支付这事儿,国内早就普及到菜市场了,连路边卖早点的大爷都能熟练用二维码收款,这种把技术落地到日常生活的能力,让不少外国人觉得新鲜。
航天领域更不用说,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来土壤样本,这技术活儿全世界没几个国家能做到,从设计到发射再到回收,每一步都得精准无误,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一点点抠细节、解难题的智慧。
再往深了说,文化和文字的影响也藏着门道。
汉字不是简单的字母组合,一个字往往有它的来龙去脉,学汉字的时候不知不觉就锻炼了联想和归纳能力。
比如 “河”“江” 带三点水,一看就和水有关,这种直观又形象的造字法,让认字的过程也成了思维训练。
汉语表达也讲究简洁高效,就像背乘法口诀,“三七二十一” 几个字就搞定,换成别的语言可能要绕个弯子,这种语言上的优势,慢慢也影响了思维速度。
教育普及的程度也很关键。
现在中国的识字率快到 98% 了,就算是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通过义务教育学到基础知识。
村里的小学虽然条件可能不如城里,但课本、老师一样不少,国家还通过各种政策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基层走,比如远程教育让山里娃也能听城里老师讲课。
对比有些国家,还有不少人连基本的读写都成问题,这种基础教育的覆盖面,为整体认知水平打下了底子。
应对挑战的能力更能看出名堂。
前几年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卡脖子,不少企业和科研机构拧成一股绳,加班加点搞研发。
就像中芯国际,一点点突破技术难关,虽然离最顶尖还有差距,但这种面对困境不认输的劲儿,本身就是智慧的体现。
再比如疫情期间,从口罩生产到疫苗研发,从社区防控到物资调配,这么大的国家能快速理顺,靠的就是统筹协调的能力和每个人的配合,这背后是对复杂问题的快速反应和解决能力。
文化传承里也藏着智慧。
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断过档,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里有不少门道。
比如中医看病讲究 “望闻问切”,从整体上看问题,不像有些只盯着局部。
还有那些流传下来的农谚、节气知识,是古人根据自然规律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现在还在影响着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这种把经验一代代传下来,还能结合新情况不断调整的本事,本身就是一种聪明。
说到底,所谓的 “智商高”,不是天生就比谁强多少,而是在历史文化的积淀里,在教育的普及中,在面对问题时的钻研和变通里,慢慢积累、慢慢显现的。
Quora 上的讨论还在继续,但看看中国这些年从落后到追赶再到在一些领域领先,就知道这份 “聪明”,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是一代代人慢慢熬出来的。
你们觉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