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都不要了!”山西太原,一女子陪同妹妹到医院做CT检查,做完CT检查,因为需要袋子来装片子,用旁边扫码免费领取袋子的机器,领取了一张,可万万没想到,女子回家查账时发现自己购买了一份保险,这是在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的,且这份保险只是首月优惠!于是立刻找客服,客服却极力劝说不要退保,最后还是女子连续两次坚决要求才成功! 据逐浪新闻8月13日报道,太原的赵女士和妹妹在医院放射科外排了很久的队,等到CT检查结束。 赵女士夹着沉甸甸的片子在大厅里穿梭,心里只想着尽快回诊室找医生看片。
可片子滚圆易折,手上又拎着水杯和病历,正犯难时,入口处一台醒目的自助机屏幕上大字写着“扫码关注免费领CT袋”。 按钮颜色鲜亮、指引简单,周围也陆续有人扫码领取,看起来就像医院里的普通配套服务,她顺手掏出手机扫了码。
页面跳转到某公众号,提示“领取需填写信息”,赵女士填了姓名和手机号,点“领取”。
点完后机器便吐出一个白色手提袋,流程利落到几乎让人忽略任何异样。
几天后,她对着手机账单猛地一愣,发现一笔29.5元被划走,收款方显示为“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赵女士怎么想怎么不对劲,自己根本没有买这份保险。 后来赵女士才把领袋子的动作与扣款联系起来,回忆起当时页面下方隐在浅灰色里的条款和一个默认打勾的选项。
写着类似“开通首月优惠并签署门诊险,之后自动续费”的话,且支付渠道疑似以免密代扣或签约扣费方式完成,既无二次弹窗,也没收到明显提醒。 她立刻联系客服提出退保退款,却被劝留。
还说什么“错过今天就恢复原价”让赵女士一度迟疑。
赵女士可不吃这一套,坚持要退款。
赵女士再次致电时直接表明“非本人明示同意、信息告知不足、要求立即退保并注销签约”。
并记录时间,工号与通话,最终对方才同意操作,金额当天退回,代扣通道也被关闭。
钱追回来了,但她还是很生气。
医院大厅是公众高度信任的空间,人们在就医场景下注意力被病情占据。
愿意把布置在显眼位置的设备视作院内服务,而这类机器往往由第三方投放。
打着免费的名号让消费者下单,再用默认勾选“首月优惠+连续包月”的保险就成了。 事后复盘,赵女士总结了几条自保要点,凡遇扫码领物的页面,先向下滑到底部看细则,取消一切默认勾选。 能用临时袋就不要留下姓名电话等可用于后续营销的敏感信息。 支付成功后立刻在签约代扣里搜索新条目,及时关停。 保留页面截图、机器外观与位置照片,扣费凭证,必要时向医院后勤与物业反映。 在12315平台投诉告知义务不足,向保险公司与银保监渠道反映售前误导,坚决要求“撤销签约+退还费用+删除个人信息”。 要让“随手一扫”变成“先停一秒”,当免费在你面前招手时,让同意真正发生在知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