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张树义接连杀了7个日军,此时他已经筋疲力竭。谁知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身材高大的日军盯上了他,挥舞着手中的刺刀就朝他杀了过来! “老子就算死,也要拉你一起。”张树义低声自语道。彼时,河北灵寿县房子山阵地上,这位八路军指挥员浑身浸透鲜血,手中那柄饱经厮杀的刺刀早已变形扭曲,在他四周横卧着七名被刺刀终结生命的敌军士兵。 张树义双眼微眯,目光如刀锋般锐利,紧紧锁定那个挥舞军刀扑来的日军军官。张树义清楚地记得眼前这个日军军官的面容,就在不久前,这个刽子手用刺刀残忍地杀害了一名负伤倒地的年轻战士。此刻,这个恶魔脸上挂着扭曲的笑容,军刀上还沾着战友的鲜血,用蹩脚的中文嘶吼着:“去死吧。”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张树义突然侧身一闪,日军军官的刺刀深深扎进了他身后的土墙。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凝聚着张树义多年战斗的经验。他知道自己已经没力气正面格斗,只能智取。 “第八个”张树义喘着粗气将刺刀插入敌人的喉咙。当援军冲破硝烟赶到战场时,眼前的画面让他们瞬间凝固,张树义独自屹立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中央,八名日军士兵以各种姿态倒卧在血泊中,每个人的致命伤都是精准的刺刀贯穿伤。 这场惊心动魄的白刃战发生在1939年春季反扫荡作战期间。为保卫根据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紧急调派部队展开阻击作战,张树义所在的连队也接到了战斗命令。 战斗前,张树义就曾独自执行侦察任务,途中遭遇两名日军哨兵。他假装顺从,趁其不备突然发难,用匕首解决敌人,缴获两支三八式步枪。在随后的阵地战中,弹药很快耗尽,战斗演变成惨烈的白刃战。 张树义以精湛的白刃战技艺和惊人的身体素质,在近身搏杀中接连刺倒七名敌军士兵。然而持续的高强度战斗几乎耗尽了他的全部体能,如果不是急中生智利用土墙做掩护,很可能就牺牲在那名日军军官的刺刀下。 1940年深秋的龙泉关战役中,张树义不幸被敌军炮弹击中,永远失去了双腿。然而这位钢铁战士拒绝向残酷的命运屈服,回乡后拒绝政府特殊照顾,自制木槌代步,带领乡亲们开荒种地,修建水渠,邻里街坊都特别佩服张树义。党中央在知道张树义的事迹后,给他封了劳模称号。 张树义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英勇,更体现在心里永远装着人民。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可能不会再面对刺刀见红的战斗,但生活中同样需要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抗日战争中的基层英雄事迹”》 河北日报|《“燕赵抗战英雄谱”系列报道》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39年,张树义接连杀了7个日军,此时他已经筋疲力竭。谁知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身
南风意史册
2025-08-20 09:34:09
0
阅读:54
可黄可绿
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