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女孩去城里当保姆。她被一个雇主虐待了4年。她用擀面杖打掉了牙齿,五官变形

晴话 2025-08-20 10:41:35

15岁的女孩去城里当保姆。她被一个雇主虐待了4年。她用擀面杖打掉了牙齿,五官变形溃烂,耳朵和嘴巴开裂,经过6次整形手术,脸部无法恢复正常。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会落在一个涉世未深,对这个世界抱有天真幻想的小女孩身上。

2001年,小茹15岁,家在河南农村。父母觉得学一门技能对女孩子有好处,对以后做家政有经验。雇主,独居,工作体面,社交面广。她周围的人评论说,虽然很强势,但容易相处。小茹被介绍给李梅做“伴”,做家务、洗衣做饭,并承诺每月给她200元。她还可以教小茹学习电脑,等她学会电脑,就介绍一份好的工作。

年纪小的她离开家乡,刚开始,李梅对小茹很好,耐心地教她一切。不到三个月,她就换了另一副面孔。擦桌子很脏,留下了水渍。小茹会用棍子打她,地上还有头发。随手拿起什么东西直接打她,她会给敏敏消毒上药。哭着说她心情不好,不是故意的。她还说,这是为了教育她,让她快点长大。小茹反抗过,一次一次打她时,她越反抗,李梅就越凶。瘦小的小茹不是对手。她曾经相信梅姐真的在教她,因为做不好被打被骂,所以忍着想多学点。

前两年,李梅多次打骂。其余时间,她对小茹很好,给她买衣服,偶尔带她出去逛街,还教她使用电脑。2003年,魏娟打人频繁,会用刀、锤等工具打人,完全无视后果。用擀面杖敲牙齿;诬陷敏敏偷苹果,让她跪在地上,用拳头打她的眼睛;洗澡次数不对,抓住小茹的头发,撞墙;不送去医院。每次她流血,让小茹躺下来止血。手臂受伤让她自己痊愈,还要小茹把墙上门上的血擦掉,说不能让人知道。每次她被打,都不能喊出声,要她用毛巾捂住嘴。如果她大喊大叫,被邻居知道,小茹会更惨,更不能去医院、诊所、逃跑或报警。李梅会很会恩威并施,她会哄她,说好听的话,给她买东西。还威胁她亲朋好友有权有势,如果逃跑,结局会更惨。如果她不听话,把殴打的事情透露给家人,家人会被她牵连。

贫穷是无知的根源。一个15岁的女孩,没有知识。在她的世界里,就是生活的村庄,所以她对于这个人,她不知道如何反抗,她没有勇气反抗。两三年后,这位母亲接到雇主的电话,说她的女儿在一次车祸中毁容,需要做手术,邻居说小保姆脸上经常有疤痕,有些是刀痕,声称自己摔的,她不常出门。李梅下班回家会买牛奶和肉,跟别人说小妹妹喜欢吃肉,只能多买。一天,小茹妈妈接到电话,说小茹出车祸,被毁容了。她需要手术,请她照顾女儿。小茹在外打工,甚至没有回来过只是把钱寄回来。小茹母亲说。她以为女儿一直在享福。当她看到小茹时,觉得天要塌了。过去那个小女孩,现在嘴唇和耳朵都裂了,牙齿掉了,鼻子塌了,五官严重变形,都是疤痕。

李梅解释说,小茹贪吃半夜出去买冰淇淋,她不小心被车撞了。过了很久还没回来,她出去找了。直到那时,她才发现小茹出事了,并把她送到医院治疗。

小茹母亲问,怎么伤得这么重。小茹哭着说她被车撞了。李梅好心说可以承担一切费用。小茹母亲说,她的女儿遇到了一个好人。她在医院照顾女儿一个多月才回去。一年后,小茹母亲接到了李梅的电话,说小茹的脸因为感染需要再次手术。这一次,她匆匆赶过来,守在女儿的床前。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没人时,她一直问女儿脸上的伤怎么了,是不是受了委屈。小茹不停地摇头,坚称自己弄伤的。小茹妈妈拉着女儿的手说,别做了,我们回家吧。最后,小茹忍不住说出了秘密:我不是被车撞的,是被她打的。她威胁我不要说出去,我该怎么办?我太害怕了。

一个人可以有多坏?就像李梅一样,外表光鲜,内心黑暗。作为一个高知识分子,她肆意虐待一个十几岁的女孩,造成严重残疾。她被捕后,她从未承认打过小茹。她辩称,两人就像姐妹一样,小茹的受伤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的。出差回来后,她发现小茹满身伤痕,她还支付了治疗费用。同时,她问,如果她真的对她不好,为什么在家工作四年后不逃跑?除了小茹的单方面指控,还有证据证明是她干的吗?

记者:小茹出了车祸。你为什么不报案?

李梅:事情发生很久了,我没有考虑报案。

记者:为什么车祸后没有及时去医院,而是等伤口化脓再去医院?

魏娟:我多次要求带她去医院,她都不肯下车。

记者:为什么?

李梅:我怎么知道?

法律是公平的,做了坏事也逃不出法律的制裁。从小茹房间提取了证据,发现房子里到处都是血迹,床单和衣服上也有血迹。检查后发现,敏敏的伤疤是旧伤,没有车祸后被送往医院的案例。经鉴定,发现伤口并非交通事故所致。所谓的车祸判决漏洞百出,最后她被判了15年。

悲愤交加的小茹为何不自救?又如何自救?在我们看来,这件事很简单,被雇主辱骂,先是反抗,然后报警,然后回家,没有自救,应该真的不知道怎么做。在小茹看来,以上所有的方法她都不懂也不敢对付。一个来自农村的15岁女孩,无知单纯,被深谙社会的李梅威胁她有很多办法让小女孩听话。贫穷会导致无知,无知会让人胆怯。家长一定要重视教育,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关键时刻成为孩子的顶梁柱。

0 阅读:69
晴话

晴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