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大的失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完全就是在明朝眼皮子底下完成的,可辽东总兵李成

万物聊综合 2025-08-20 11:13:10

明朝最大的失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完全就是在明朝眼皮子底下完成的,可辽东总兵李成梁却对此不闻不问,究其根源,李成梁第一是打算养寇自重,第二是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控制努尔哈赤而控制女真,第三是给自己的儿子李如松准备好一桌大餐,可李成梁玩脱了。 公元1570年,辽东大地刚刚结束战争。 蒙古土蛮部首领阵亡的捷报刚传入京师,朝廷的嘉奖令便很快送到了辽东总兵府。 新任总兵李成梁,这位时年四十四岁的将领,目光却想到了长远发展。 蒙古铁骑虽遭重创,但女真诸部却没有彻底根除,如果给的时间过长,那么必将卷土重来。 此时,他需要的是可控的动荡,是“寇”的适度存在。 唯有如此,朝廷的粮饷、兵源、权柄才能源源不断流向辽东,流向自己手中。 而此刻,在建州左卫一个不起眼的村寨里,一个名叫努尔哈赤的十岁少年,正因祖父觉昌安讲述的明军威势而攥紧拳头。 李成梁的“养寇”策略,绝非鲁莽之举,而是深谙明廷政治生态的生存智慧。 明朝重文轻武,武将地位微妙。 功高震主者,常被猜忌,边疆靖平者,易遭鸟尽弓藏。 而李成梁的前任,便是因一时“无寇可剿”而被调离。 他汲取教训,做事十分谨慎。 对蒙古诸部,他施以雷霆手段,土蛮、泰宁、朵颜三卫相继被打得元气大伤,辽东暂得喘息。 然而,他刻意留下残部,以待他日“复燃”,成为他持续用兵、彰显价值的理由。 对女真各部,他手段更为精巧。 他深谙“分而治之”的古训,利用海西、建州、野人女真间的世仇与猜忌,时而拉拢,时而打压。 万历元年,他重创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努尔哈赤外祖父,俘杀努尔哈赤舅父。 然而,却又在万历十一年古勒寨之战中,“误杀”了试图劝降阿台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的祖父与父亲。 这场充满疑点的“误杀”,为努尔哈赤埋下了刻骨仇恨的种子,也给了李成梁一个绝佳的“棋子”。 面对丧父失祖、仅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的努尔哈赤,李成梁非但未斩草除根,反生“养寇”之念。 他敏锐察觉此子与众不同,机敏隐忍,骁勇善战,且对明朝表现出恭顺。 李成梁看到了“以夷制夷”的良机。 他甚至开始暗中帮助努尔哈赤复仇,帮助他擒杀仇人尼堪外兰,眼睁睁看着他逐渐壮大,吞并弱小部落。 在李成梁看来,努尔哈赤的崛起,恰是一石三鸟的妙计。 其一,借努尔哈赤之手消耗其他女真力量,省得明军征伐。 其二,扶植一个“听话”的代理人,通过控制努尔哈赤间接掌控女真,维系辽东表面平衡。 其三,也是自己的私心,为爱子李如松铺路。 儿子李如松勇冠三军,在朝鲜抗倭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李成梁幻想,待自己功成身退,将辽东交予如松时,努尔哈赤应已统一女真却元气大伤。 届时,李如松只需挥师一击,便可轻易剿灭这个“养肥的寇”,立下不世之功,延续李氏家族在辽东的权柄。 他将努尔哈赤视为留给儿子的“大餐”,一盘精心准备的“副本BOSS”。 于是,在李氏父子的“默契”与明廷的昏聩中,努尔哈赤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之机。 李成梁坐镇辽东近三十年,努尔哈赤则完成了从复仇者到征服者的蜕变。 他利用明朝的敕书获取铁器、粮食等战略物资,他假借明廷权威,以“替天讨逆”之名征伐不服从的女真部落。 他年复一年遣使入京朝贡,言辞谦卑,麻痹明廷。 李成梁晚年复任时,努尔哈赤已统一建州女真,剑指海西。 面对这个日益壮大的“棋子”,年近八旬的李成梁力不从心,加之收受努尔哈赤巨额贿赂,竟在奏折中盛赞“忠勇可嘉”。 明朝中枢,万历皇帝深居禁宫,怠政荒淫,对辽东奏报置若罔闻。 朝廷深陷“万历三大征”的财政泥潭,对辽东的危机既无警觉,也被功夫去查看真实情况。 努尔哈赤趁机创建八旗制度,创制满文,将分散的女真诸部融合在一起。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国“大金”,公然与明朝分庭抗礼。 李成梁的棋局,终于彻底失控。 他精心豢养的“棋子”,挣脱了枷锁。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伐明,连克抚顺、清河等重镇。 明廷震恐,仓促集结号称十万大军,由杨镐统帅,于万历四十七年分四路进剿后金,史称“萨尔浒之战”。 此时,李成梁已病逝三年,而他的儿子李如松,亦早于万历二十六年在抗倭援朝战场上意外战殁。 明军统帅易人,将帅不和,兵力分散。 而努尔哈赤则凭借对明军战术的深刻了解,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优势兵力战术。 短短五日,明军三路主力相继被歼,文武将官战死三百余人,士卒阵亡四万五千余众。 萨尔浒惨败,彻底宣告了李成梁“养寇自重”、“以夷制夷”策略的破产。 李成梁的算计不可谓不精,养寇以自重,控夷以固权,留功以荫子。 然而,他低估了努尔哈赤的雄才大略与隐忍野心,高估了自己的掌控力,更忽视了帝国在万历怠政下的腐朽。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侯杨方:明朝为何纵容努尔哈赤?)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万物聊综合

万物聊综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