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靠华为余承东?马自达社长:中国发动机技术追不上日本近些年虽然在发展电动化,但我

涵柏看汽车啊 2025-08-20 16:37:06

要靠华为余承东?马自达社长:中国发动机技术追不上日本

近些年虽然在发展电动化,但我们中国的发动机技术仍然在保持进步,时不时就能听到哪家车企的发动机热效率又突破了多少。

但作为我们中国发动机曾经模仿的对象—日本车企,近日对中国的发动机技术表达了评价和看法:虽然有进步,但想超过日本还是有点困难。

这一点还真不是日本车企在吹牛,人家有真凭实据。

面对中国的发动机热效率直逼50%,日本车企虽然对这个数字表示惊讶,但却毫不担心,因为比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马自达的社长毛笼胜弘表示,中国的发动机技术一混动为前提,热效率也是“定点运转”的成绩,而马自达则是“全区域”提高热效率,开发难度更高。

二者的比较完全不一样。基于混动发动机为前提,中国的发动机大多都以2000rpm的转速和中等负荷进行测试,而全区域热效率则是指发动机在整个工况范围下的热效率平均表现。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只抓着一个百米运动员的100米成绩,而马自达所做的确实记录这位百米运动员100米、400米、800米、3000米等所有的综合数据。

这才是反应一台发动机真实水平的指标。

同时,日产的工作人员也做了一个技术预测。

如果在日产的e-Power发动机中,大量使用废气再循环技术和稀薄燃烧技术,将热效率提高到45%以上并非不可能。

但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发动机的爆震风险增加、散热和冷却负担增加、积碳和油泥问题加重、尾气处理变得更复杂等问题。

那点提高的热效率,反而变成了用车时更大的问题。

不是日本造不出热效率那么高的发动机,而是压根儿没想追求这一点“进步”。

而且对于一台车的推动系统来说,发动机的热效率只不过是“最微小”的一环。

全车、全域热效率靠的不只是发动机的热当量和燃料含热量的比值,更需要变速箱、混动系统、冷却系统、传动系统等全面的协作。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把国产车和日本车同时都升起来,用相同的力度去拨动轮子,大多数的日本车都能比国产车多转半圈。

光是这传动系统轴承上的差异,就足以消耗不少的“纸面热效率”,更不用说是变速箱的匹配调教,CVT的顺滑度放在现在都是全行业的典范。

所以,从实验室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动机确实可以跟日本最好的水平掰掰手腕,可是放在大规模量产车型的全域表现上看,中国与日本车企在发动机技术上的劣势,仍然需要更多踏实的态度和钻研,而不是纸面超越时的沾沾自喜。

0 阅读:48
涵柏看汽车啊

涵柏看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