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这次逮到大鱼了,俄罗斯北方集团军群副司令阿巴切夫中将,确认身负重伤! 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行政长官谢尔盖·梅利科夫已经确认了这个消息,现在,阿巴切夫中将正在莫斯科军事临床医院治疗,一只胳膊可能要截肢。 俄军内部的 “鼹鼠” 问题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2012 年俄军总参谋部上校弗拉基米尔・拉扎尔就因为向美国提供 7000 多幅军用电子地图被判 12 年,这种 “家贼” 放到现在,说不定就能把阿巴切夫的行车路线打包卖给乌克兰。 更有意思的是,俄军将领好像特别爱用民用通讯设备。2025 年 7 月被斩首的海军副司令古德科夫少将,就是因为下属在节日期间用手机给海参崴的家人打电话,信号被截获后直接被 “海马斯” 导弹连窝端。 阿巴切夫这次出事的霍姆蒂夫卡公路,说句不好听的,说不定俄军车队里哪个小兵拍了张自拍照发社交媒体,GPS 坐标就成了乌军的 “外卖地址”。 现在打仗早不是望远镜加步话机的时代了。美国 Palantir 公司给乌军提供的 “元星座” 系统,能把卫星图像、无人机侦察、电子信号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数据捏成一个 “情报面团”。 比如说,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能穿透云层拍到地面车辆,“星链” 卫星负责实时传输数据,再加上 AI 人脸识别技术,就算阿巴切夫把自己裹得像粽子,系统也能从车队里把他的座驾揪出来。甚至Palantir 的 AI 能在 1 小时内生成打击方案,从发现目标到无人机起飞,比外卖小哥接单还快。 说到无人机,这次伏击用的远程 FPV 无人机可大有来头。大疆 FPV 虽然是民用型号,但改装后能飞 16 公里,速度 39 米 / 秒,携带炸药直接俯冲攻击。 更狠的是,乌军可能用了类似俄军 “微生物” 无人机的自动导引技术,就算电子战干扰也能自主锁定目标。想想看,几十架无人机在公路上空像秃鹫一样盘旋,只要阿巴切夫的车队露头,立刻蜂拥而上,这种 “无人机雨” 谁受得了? 不过最让人玩味的是战术选择。苏梅州打得正热闹,乌军却在库尔斯克州布下天罗地网,这招 “围魏救赵” 玩得溜。2024 年 8 月乌军曾攻入库尔斯克州,虽然被击退,但显然摸清了俄军在该地区的防御漏洞。 这次伏击很可能是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通过打击高级将领,打乱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的反攻计划。别忘了,库尔斯克在二战时就是坦克大会战的主战场,现在变成无人机猎杀场,历史真是开了个黑色玩笑。 俄军这边也不是没防备。他们在边境部署了电子战系统 “汽车场”,专门干扰无人机信号。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乌军 FPV 无人机用了双频段通信和加密技术,就像给信号穿了防弹衣。更讽刺的是,俄军自己的无人机也在用类似技术,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最后还得提提 “认知战” 这茬。乌军之前误报过俄军将领阵亡,结果被俄方打脸,但这次达吉斯坦行政长官亲自确认阿巴切夫重伤,可信度直线上升。 这种虚实结合的打法,既能动摇俄军士气,又能给西方金主展示战果。毕竟,F-16 和 ATACMS 导弹可不是白给的,得让金主看到投资回报率。 总结起来,这次伏击就是一场 “情报 + 技术 + 战术” 的三重奏。俄军内部的漏洞、乌军的技术优势、长期的战略布局,缺了哪一环都成不了事。 战场上的 “大鱼” 不好钓,但乌克兰显然已经摸透了俄军的脉门,只要通讯管理漏洞不补上,指挥体系靠前部署的老习惯不改,下一个躺在莫斯科医院里的,说不定就是更大的 “鱼”。
成功了!俄罗斯最新战况!俄罗斯媒体8月19日报道,俄国防部发布消息,8月
【44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