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去开会,萧克看了他一眼:“配枪不错。”高志远闻言,立马把手枪上交,谁知,下一刻就被抓了起来! 高志远1907年生在河北滦县多余屯村,原名叫高翔云,家里有点田产。他小时候上私塾,读了些古书,接触到岳飞、文天祥那些英雄事迹,心里早埋下爱国种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他听东北大学学生杨莲芝讲义勇军打鬼子的事,激动得不行,就想自己拉队伍干。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日本占了山海关,他卖掉家里的20亩地,凑钱买枪,召集200多青壮年,准备投身抗日。路上在滦河边遭土匪刘兰亭劫,枪全丢了,他没灰心,跑到北平求援。在西城大杂院,遇到地下工作者王仲华,两人聊抗日,王仲华劝他回乡办民团,武器得自己攥紧。塘沽协定签了,冀东成真空地带,他就把祖传皮货铺改指挥部,吸引周边农民加入,凑了300多支枪。 高志远带民团干了不少事,1934年收拾土匪胡宝山和刘兰亭,捆了他们手下扔河里。1935年2月,他联合附近民团发马城起义,抓保安队人马,不过失败了。后来在滦县火车站,他派人扮厨师,一枪毙了伪保安队长刘佐周,趁乱逃脱,这事传成神枪手传奇,名气大振。1937年,他响应号召,参加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会议,当选委员,积极筹暴动。1938年5月,天津会议推他当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总司令,7月9日在多余屯起暴动,率队攻乐亭县城,烧滦河大桥,重创日伪军,队伍扩到几万人。北平报纸都登了他的名头,日军悬赏5000大洋要他脑袋。 冀东暴动规模大,7万人响应,收复20多县城,但日军很快反扑,出动几万人围剿。抗联装备差,很多拿着土枪大刀,损失惨重。到1938年底,5万人剩2000多,高志远带他们西撤到平西,与宋时轮、邓华支队会合。挺进军成立,萧克当司令,高志远任副司令。他总惦记回冀东,继续游击战,三天两头去司令部申请。队伍里有人思乡,私下议论想回去。萧克觉得部队有限,不能分散,就拒绝了。高志远为实现目标,联系旧识赵云昌,那人是吴佩孚义子,想通过这渠道要资金和物资援助。赵云昌来往传信,藏在衣里避检查。 秘书陈飞察觉这事,不满高志远。高志远曾枪决陈飞表弟,那是个品行差的军官,士兵押到村外执行,枪声回荡。陈飞向萧克举报,递两张无署名纸条,内容指高志远与吴佩孚部联络,涉嫌通敌。萧克查看纸条,下令调查。卫兵夜搜高志远营帐,翻箱取出信件。萧克召会议,摊开地图文件讨论。高志远承认联络,但说是为抗日求援。萧克否决,坚持不能冒险。逮捕后,高志远关押,士兵轮班守。事件传开,部下情绪波动,有人低头议论。 挺进军内部开审判会,宋时轮和邓华提保留意见,强调高志远抗日功绩,双手比划说明。萧克敲碎茶碗,坚持处决。李运昌支持。证据就那两纸条,来源不明,杨春甫宣读时声音回荡。1939年4月27日,高志远被押到山南村槐树下,已40岁出头,两鬓白,军装破旧。士兵举枪,他倒地,年仅32岁。档案后查,那些纸条没确凿来源,高志远早年抗日书信倒保存完好。 处决后,冀东抗联旧部不满,有人散去,挺进军整顿纪律,巡逻队增,哨卡加固。宋时轮和邓华对萧克有意见,两人不愿在他手下干,萧克加强警戒,避免碰面。这事影响大,平西根据地发展受阻,部队番号后来撤。萧克回忆录里提,高志远办民团起家,对领导不满,想脱离挺进军,为达目的联络吴佩孚,阴谋投敌。但历史证明,这是冤案,高志远始终抗日,没叛变证据。
1939年,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去开会,萧克看了他一眼:“配枪不错。”高志远闻言
甜心宝贝笑弯弯
2025-08-20 21:11:43
0
阅读:36